上周五,上交所、深交所和中金所聯合發布了指數熔斷相關規定,并表示A股和股指期貨市場將于元旦后正式開始啟動熔斷機制,一旦觸發熔斷閾值就立即熔斷暫停市場交易。而熔斷機制的火速到來也讓市場開始對取消個股漲跌幅限制和實施T+0交易制度浮想聯翩。
明年啟動
在經歷了近3個月的征求意見后,屬于我國資本市場的熔斷機制終于在12月4日出爐,并將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機制主要有幾個特點:以滬深300指數為判斷標準、閾值分為5%和7%兩檔(且為雙向熔斷,而且每個檔位只熔斷一次)、熔斷時間分為15分鐘和熔斷至收盤、熔斷期間暫停交易但可以掛單和撤單。
也就是說,元旦后每日滬深300指數下跌或者上漲達到5%,就會觸發第一次熔斷,A股暫停交易15分鐘,期貨市場暫停交易12分鐘(剩下3分鐘可集合競價),15分鐘后恢復交易,如果滬深300指數繼續下跌達6%或者上漲達6%都不會觸發第二次熔斷,直到達到7%的閾值,觸發7%的第二檔熔斷后將暫停交易直至當日收盤。
自2005年1月成立以來,滬深300指數共有105個交易日漲跌超過5%,其中有33個交易日漲跌超過7%。從暴漲暴跌的時期來看,主要集中在2007年、2008年和2015年,由此可見,A股總體上暴漲暴跌并不頻繁,熔斷機制的到來主要就是為了防止集中于某個時間段的暴漲暴跌,預防股災的發生。
誤讀1:熔斷就不會暴漲暴跌
熔斷機制即將實施的消息發布后,有投資者表示“再也不用擔心市場暴漲暴跌了”,而熔斷機制的產生也被認為是監管層實現慢牛的重要保證。
但熔斷機制的到來并不代表市場不會大跌。該機制采取的判斷基礎是滬深300指數,而該指數中的300只成分股主要是較優質的大盤、藍籌股,很多創業板股票以及中小板股票的漲跌很難影響到滬深300指數。以2015年10月21日為例,創業板指一度大跌近7%,深證成指一度大跌6.2%,但是滬深300指數則最多只跌4.35%,完全觸發不了熔斷機制,許多小盤股仍舊出現了大跌。
“熔斷機制實施后,創業板指和中小板大跌但不觸發熔斷是有可能的”,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說道,“就監管層的意圖來看,滬深300股票都是藍籌股,對于市場來說,穩定的意義是更加重大的,顯而易見監管層認為其是市場的重心,穩定了這個重心就相當于穩定了市場。”
一位北京私募人士也表示,“就算觸發了熔斷,對市場也不會起到實質的作用,因為真正大盤漲跌到5%,熔斷15分鐘,這時市場恐慌情緒不會那么快消除,而當大盤跌到7%時,大部分個股也都已經跌停”。
誤讀2:熔斷后漲跌停板無必要
熔斷機制起源于美國,在表現形式上分為兩種,一種是熔而斷,另一種是熔而不斷。我國將要實施的就是熔而斷的形式,與熔而不斷的區別體現于后者熔斷期間仍可繼續交易,只不過報價要在熔斷點之內。
而A股目前實施的漲跌停制度與熔而不斷相似。A股漲跌停制度形式上就像一個閾值10%針對個股的熔斷機制,個股跌停后相當于觸發了10%的下跌熔斷閾值,但是跌停后仍然可以交易,只是再多人選擇賣出也只能是報跌停及跌停以上的價格,個股有10%的熔斷機制也就相當于大盤有了10%的熔斷機制。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監管層推出熔斷機制其實是在此前10%熔而不斷的基礎上更加嚴格到5%和7%兩檔熔而斷的熔斷機制。
有了更嚴格標準的熔斷機制,市場開始出現是否該取消個股漲跌停限制的聲音,私募大佬但斌就表示“有熔斷機制,條件合適應該取消漲跌停板制度,恢復T+0”。但是也有不同聲音,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A股目前還是散戶投資者占主導,而已經取消漲跌停并實施T+0制度的證券市場多是以機構投資者居多,取消漲跌停限制后,個股在機構的炒作下會出現暴漲暴跌,而最終賺錢的多是機構,虧錢的是小散,而保護個股的漲跌停板限制就有它存在的必要”。
“我覺得個股漲跌停制度不大可能取消,因為它是針對個股,對針對大盤的熔斷機制是個有效的補充,兩者之間并不矛盾。”南方基金首席分析師楊德龍表示,“熔斷機制主要是防止市場大幅波動,主要有兩件事,一是如光大‘烏龍指’事件可以及時糾錯,給市場一個糾錯時間;另一個就是發生大漲大跌時給市場一個冷靜時間,但是這個和T+0沒有必然的聯系,是兩回事。”
同時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也表示,“個股漲跌幅限制大于滬深300是沒有沖突的,如果個股的漲跌幅限制小于熔斷機制才會有沖突”。
?
?
?
相關鏈接:
美元加息臨近金價大跌 猴年賀歲金條價格創6年新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