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的北斗系統副總設計師譚述森、47歲的中國中醫科學院副院長黃璐琦……中國工程院7日公布了2015年院士增選結果。通過中國科協組織學術團體提名和院士提名,經過兩輪評審會議、各學部初選和全體院士終選等程序,70位新當選院士脫穎而出。
在京的近30名新院士參加了“中國工程院2015年新當選院士座談會”,集體觀看了建院20周年紀錄片《天命》。
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鼓勵新當選院士帶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攀登工程科技高峰;牢記工程造福人類、科技引領未來的天命,努力發揮科學技術思想庫的作用;弘揚科學精神,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院士聲譽。
今年院士增選結果有何特點?據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劉旭介紹,院士隊伍繼續年輕化,一些尚無院士的二級學科產生了新當選院士。70名新院士中,男性67人。最小年齡47歲,最大年齡73歲,平均年齡56.2歲。新增院士中,來自高等院校的34人,研究院所15人,企業及醫院21人。有6個尚無院士的二級學科產生了新當選院士,激光增材制造、大數據和下一代互聯網等學科方向均有新當選院士。
在致新當選院士的一封信中,中國工程院要求院士們繼續開拓創新,自強不息,深入工程科技實際。
“要嚴格地要求自己,不宜過多社會兼職,不能盡責的職務不要兼任,特別是負有行政責任的實職更應謹慎,婉拒過高的、不適當的物質待遇。”信中強調。
在致新當選院士所在部門和單位的一封信中,中國工程院指出,院士不是“萬事通”,應發揮他們的專業特長,讓他們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刀刃”上。建議不要安排他們參加那些本學科領域以外的各類評審、鑒定、咨詢和評獎等活動。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了“改革院士遴選和管理體制,優化學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實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的決定。2014年,兩院對院士章程進行了修訂。2015年增選,是兩院修訂章程后首次增選。
劉旭表示,本次院士增選中,工程院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候選人提名途徑方面,取消了國務院各部門,各省(區、市)和有關大型企業等“歸口遴選部門”的提名途徑,僅保留院士提名和學術團體提名兩種途徑;完善院士增選機制,增加了全體院士終選環節;完善了候選人材料公示和投訴調查機制等。
本次增選后,中國工程院院士總數達到852人。此外,經過全體院士大會選舉,產生了8名新當選外籍院士。
?
?
?
相關鏈接:
中國工程院:院士不是萬事通 不宜在應酬中分散精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