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無論“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還是“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都需要貼近生活。貼近生活,才會“接地氣”,才能走近群眾,受到群眾認可,被群眾視為貼心人。反之,就會成為空中樓閣,脫離群眾,最終失去群眾。
“三嚴三實”貼近生活,反映著對自我利益的認同。習總書記曾語重心長地告誡各級領導干部:“作風問題都與公私問題有聯系,都與公款、公權有關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領導干部必須時刻清楚這一點,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嚴格自律。”作為一級領導干部,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每天都要與各類人員接觸,職務行為的每一個環節,甚至一舉手一投足,都可能成為他人行賄的理由、自己受賄的缺口。也就是說,如何行使手中權力始終是領導干部的一個“軟肋”,搞不好就會出問題。因此,牢記“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從生活細節入手敬畏權力,警惕用權腐敗,防止“因受魚而免”,反映著領導干部對自我利益的認同,也是領導干部保護自己的首關要隘。我們各級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是誰給的?人民。人民賦予的權力是公器,必須“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這既是一條用權底線、為官底線,也是一條不能觸碰的“高壓線”,不管你是誰,都要在它的限制內規范職務行為,“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嚴格自律。”這是保護自己的基本前提。有了這個前提,你才會獲得用權自由,擁有政治安全和長遠發展。否則,位高不是護身符,后臺不是保護傘,退休也不是避風港,什么敏感行業、特殊職業、特別情況,都將無一例外被碰個頭破血流、落個身敗名裂。從這個角度說,貼近生活踐行“三嚴三實”,往大里說,是一種人格形象的嚴格自律、自我完美;從小里說,是一種自我規矩、自我保護,反映的是一種為官做人的清醒和明智。
“三嚴三實”貼近生活,標志著對共同目標的接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歷來是儒家學說所推崇的治國理政之道。修身是為了干什么?是為了“齊家”、“治國”、“平天下”。從“修身”開始,以“平天下”為終點,這就形成了一種以仁心仁愛為道德內核的自我修養觀。修身,關節點在生活細微處,小節上過不了關,大節上也難過得硬。正是深諳此理,歷朝各代都有?“嗜魚不受魚”的清廉堅守,留下了“半鴨知縣”、“一錢太守”、“瘦羊博士”、“大樹將軍”等千古佳話。我們共產黨人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共同奮斗目標,我們踐行“三嚴三實”抓細節,境界理應比古人高、行為理應比古人自覺。也就是說,并不是僅僅崇尚個人的名聲、形象和節操,也不只是一個高明的想法,而是由于我們清醒地認識到,“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因此,從革命戰爭年代開始,我們黨就把“解決群眾的穿衣問題、吃飯問題、住房問題、柴米油鹽問題、疾病問題、衛生問題、婚姻問題”等一切群眾的實際生活問題,作為黨“應注意的問題”明確提了出來,時刻“把人民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雪中送炭,紓難解困,扎扎實實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最困難最憂慮最急迫的實際問題。”也因此,無論革命艱苦時期還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黨始終有一大批像方志敏、楊靖宇、焦裕祿、孔繁森這樣的優秀共產黨人自覺堅守生活底線,樹起共產黨人修身做人的優秀形象。這種貼近生活守紀律、講規矩,由于“道理看得明白”,并升華為一種堅定的信仰,因而行為猶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沒有一點兒做作之態和勉強之意。從根本上說,這是一種對黨和人民利益的認真負責。
毛澤東同志有句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黨就最講認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講認真不僅是態度問題,而且是關系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大問題,是關系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大問題,是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全局的大問題。”這個“認真”體現在踐行“三嚴三實”上,就是貼近生活,從細節入手,“小題大做”。大海不拒涓涓細流,故能成其深;高山不厭細土,故能成其高。我們黨自創立以來,之所以在人民群眾心目中樹立起了“海納百川”般的胸懷、“高山仰止”般的精神,主要源于一代代優秀共產黨人點點滴滴真心為民,一言一行砥礪自我。今天,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奔小康的偉大進程中,只要我們人人注意從生活細節問題上樹立先進形象,就能夠合力寫好人民群眾“說黨好”這篇大文章,贏得人民群眾同心同德“跟黨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大業。?
?
?
相關鏈接:
于向東:推進“三嚴三實”常態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