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安,“安靜”一年之后,再次“熱鬧”起來。
9月30日,垃圾轉運站項目復工!
11月30日,海洋主題公園項目復工!
12月5日,海風小鎮5個單位公建和市政道路正在組織施工進場!
……
短短兩個多月,位于陵水黎族自治縣黎安鎮的海南國際旅游島先行試驗區(下稱“試驗區”),一個個曾停滯達1年之久的項目陸續復工。
這一個個的“復工”,證明了海南省委調整試驗區管理體制的正確,消除了社會各界對試驗區未來發展的疑慮,吹響了試驗區與陵水一體化融合發展的號角。
體制調整凝聚力量
12月4日,在試驗區垃圾轉運站項目現場,挖土機、工程車輛、工人共同組成了一幅繁忙的畫面。然而,誰能想到這個占地面積15畝、投資僅4000多萬元的小項目,曾“三停三復”,停工時間達一年半之久。
“之前由于管理體制不順,征地拆遷工作進展緩慢,項目無法實施。”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管理指揮部副指揮吳雷雷說,中鐵建承建的包括垃圾轉運站在內的試驗區道路、市政等基礎設施項目,不少因為上述原因而停滯。
今年9月20日,省委從陵水和試驗區實際出發,做出調整試驗區管理體制的決定,試驗區黨工委、管委會與陵水縣委、縣政府合署辦公,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
管理體制的調整,有效凝聚了各方力量。陵水與試驗區共同成立了6個工作組,開展征地拆遷資金的清點核實;同時,深入黎安鎮、新村鎮、三才鎮各村、組,與群眾面對面溝通,重啟征地拆遷工作。僅針對垃圾轉運站項目,就召開了2次協調會、2次現場會協調解決問題,讓項目在體制調整后的10天內完成復工。
“就像睡醒了一樣,大家都打起精神了!”吳雷雷說,到12月9日,中鐵建承擔的5個已開工的基礎設施項目全部復工完畢。
管理體制雖變,但是試驗區將建設成國際旅游島建設先導區、中國最大的文化產業集聚區、濱海城市示范區及世界一流的度假勝地的定位和標準卻沒有變。
陵水縣委書記,試驗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麥正華表示,管理體制調整后,縣區思想同心、目標同向、工作同力、行動同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創新開發模式和招商合作,堅持高標準高質量,把試驗區打造成為全省經濟新增長點和國際旅游島建設新亮點。
治理積患重振信心
一年多以來,受涉案因素影響,加之企業持觀望態度,試驗區大多數項目處于停滯狀態。重振信心,成為管理體制調整后的第一要務。
機械檢測、鋼筋除銹、排柵拆除……11月30日,已停滯一年的海洋主題公園項目恢復施工。
海南富力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部經理姚偉雄坦言,“公司決定復工就是看到了體制調整后的新氣象,讓我們有了信心。”
“一個月內,陵水和試驗區主要領導分別組織國土、住建、海洋等部門召開4次專題會議、兩次會談。麥正華書記要求我們每天至少與他聯系一次,”姚偉雄說,“領導干部著急了,對我們來說就是好消息!”
為此,試驗區正在理順運行機制、與企業完善合同協議、處理遺留問題,同時建立常態化聯系機制,及時了解并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逐漸恢復企業對試驗區的發展信心。截至目前,文黎大道延伸段、海風小鎮公建、海風小鎮市政、海洋主題公園等項目陸續復工。
經濟的發展,不僅需要企業的信心,也需要群眾的信心。過去1年來,由于開發進展緩慢、民生工程滯后,部分群眾對試驗區發展心存疑慮,阻工、上訪等事件時有發生。
“其他鄉鎮的村莊道路都是水泥路,我們還是泥土路,坑坑洼洼的,像波浪一樣。”黎安鎮后嶺村支部書記劉明貴說,路上工程車很多,灰塵很大,老百姓苦不堪言。
黎安鎮鎮長鄭啟榮介紹,黎安鎮由試驗區統一規劃重建,在之前的體制下,道路、飲水工程、學校、醫院等民生工程很難落地。試驗區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建成,老百姓現在的生產生活難題不能忽視。
今年10月,縣區領導干部深入黎安鎮各個村組了解民情,梳理了28個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清單,并充分利用體制調整后的優勢,逐一提出解決方案。“國慶后啟動了進村道路修復施工,計劃1個月內完成,實際上10天就完成了。”鄭啟榮說,結合試驗區規劃和縣里的安排,明年將實施鎮墟排污、幼兒園、農村公路硬化、農田水利等民生工程。
短期民生問題的解決與試驗區長遠發展相結合,恢復了老百姓的信心。劉明貴說:“之前有些人還不愿意搬到海風小鎮,現在都在打聽海風小鎮的建設,希望能早點搬。”
?
?
?
相關鏈接:
海口海關公布21項措施 將探索建設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
海口海關公布21項措施 將探索建設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
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凸顯 引165家企業入駐
海南國際旅游島先行試驗區不再保留正廳級
專家警示廣東自貿試驗區:不要炒房地產
融合發展縣區共贏
從地緣上看,位于陵水東南部的試驗區,與陵水本為一體。管理體制調整后,試驗區如何與陵水、大三亞旅游經濟圈融合發展?
“試驗區的規劃總體而言是非常先進的,起點和境界都比較高,但是也存在一些瑕疵,規劃相對封閉,不接地氣,沒能與陵水更好地銜接。尤其是我省啟動‘多規合一’試點后,問題更加突出。”試驗區管委會負責人表示,需要對試驗區規劃進一步優化,讓產業布局和基礎設施方面更好地融入瓊南旅游經濟圈和陵水。
麥正華告訴記者:“我們已經聯合廣州國際咨詢公司對試驗區總體規劃、發展方向、開發模式、產業布局、功能定位等進行全面梳理,科學評估,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提升,確保實現與陵水深度融合,一體發展;確保與全省重大戰略有機銜接。”
據透露,未來陵水將推進一區三灣(試驗區、清水灣、香水灣、土福灣)一體化開發,產業布局上將統籌安排,避免同質化。例如,試驗區與阿里巴巴集團的合作項目,將改為以陵水為主體,承接并深化與阿里巴巴集團的合作,通過互聯網+農業、旅游、文化等產業體系培育,助推智慧、低碳城市建設。
而在基礎設施方面,試驗區與陵水將實現資源共享,短時期內不再開工建設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等市政工程,而是利用陵水現有供水、污水等設施。同時,完善交通網絡,連接海棠灣、清水灣、試驗區、陵水縣城,實現試驗區與陵水、三亞的互聯互通。 (本報椰林12月10日電)
短評:落一子活全盤
省委做出將國際旅游島先行試驗區黨工委、管委會調整為陵水縣委縣政府所屬機構這一管理體制調整僅僅兩個多月,一批停工1年之久的項目便陸續復工。這不但是先行試驗區開發建設重新走上正軌的新氣象,也是為全省投資項目百日大會戰、為“十二五”圓滿收官和“十三五”良好開局錦上添花的一筆。如此迅疾的轉變,既源于省委審時度勢,從陵水和試驗區實際出發做出的調整決定,也來自于縣區黨員干部主動作為、真抓實干、只爭朝夕、一天也不耽誤的工作作風。管理體制調整,使得陵水和試驗區的融合發展前景豁然開朗。體制順了,目標一致了,試驗區就能與陵水深度融合,一體發展,產業布局上可以統籌安排,并與全省重大戰略有機銜接。期待試驗區堅持高標準高質量,創新開發模式,成為全省經濟新增長點和國際旅游島建設新亮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