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美聯儲加息預期就一直縈繞市場,此舉或終結亞洲企業瘋狂發行美元債券的時代。
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亞洲企業加大了美元借款力度,充分利用當時的低利率以及因美聯儲對金融系統大量注資而給全球市場帶來的充裕資金。換句話說,亞洲企業成為最大的美元借款者,也熱衷發行美元債。
不過,由于美元近來不斷升值,并有美聯儲加息后持續走強的預期,使得亞洲企業發行美元債券的舉債成本增加。數據供應商Dealogic統計顯示,今年以來亞洲公司美元債發行規模同比已縮窄15%至1728億美元,為近三年來亞洲市場美元債券發行量首次萎縮。其中,韓國企業和銀行的美元發債規模減少最明顯,今年以來減少29%至197.5億美元。除去日本市場,亞洲市場美元債發行總量在2014年激增后,今年呈現五年來首次跌勢。
的確,隨著強勢美元的回歸,曾經品嘗了廉價美食的新興市場企業或許會因隨后而來的償債成本上升而再度體味苦澀。安永亞太區金融服務主管合伙人鮑格森曾表示:“借款人面臨的最大風險是匯率朝著不利于自己的方向波動——自己負擔美元債務,利潤卻是以本國貨幣計價。”有分析人士表示,美元升值意味著亞洲企業的償債成本增加,最終將導致公司盈利水平下降,一些公司甚至可能面臨違約風險。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亞洲企業轉向自己國內和亞洲區域內舉債。
“我們已經看到了一種真正的替代效應,以往經常都會在國際市場上發行美元債券的亞洲發行人正在停下腳步,這是因為美元正在升值。”高盛集團亞洲除日本以外地區信貸資本市場主管朱利斯如是說。
國際清算銀行(BIS)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今年第三季度新興市場的海外凈發債(美元計價債券)規模降至15億美元,較上季度銳減98%,并稱新興市場國家將發債重心偏向本地市場是銳減的原因之一。“在未來幾年時間里,中國國內債券市場將在亞洲債務資本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這個市場加速增長的速度將超過人們預期,發行人將日益增多,覆蓋范圍也將變得越來越大。”摩根大通北亞債務資本市場主管福利特說道。
近日,韓國政府在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30億元人民幣主權債券獲準注冊,這是人民幣“入籃”之后的首次“熊貓債”發行。所謂“熊貓債”,是指境外機構在中國發行的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
美聯儲12月會議將于15日至16日召開。摩根士丹利預計,美聯儲將于今年12月首次加息,明年一季度不加,二季度開始每個季度加一次,全年3次。
?
?
相關鏈接:
挪威政府砸錢送走難民 難民最多可領取9400美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