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到8年前的10月,海口市人民醫院攜手樂東縣第二人民醫院,開始實施“海南省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工作”項目。縮小了城鄉醫療服務差距,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讓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事業的發展。
自項目開展以來,海口市人民醫院共派出10余批共56名各學科專家支援樂東縣第二人民醫院。在海口市人民醫院倡導的“講一堂課、查一次房、做一臺手術,帶出一支優秀醫療團隊”的“四個一”工程的正確指導下,各學科專家盡心盡責傳幫帶,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幫扶工作。
臨床教學、技術培訓、查房、操作示教、疑難病例、死亡病例討論等,使樂東縣第二人民醫院取得了長足進步。醫院學科建設迅速發展、臨床能力逐年提升,醫療質量管理保障有力,診療范圍不斷拓寬,技術實力明顯增強。樂東分院完成了從中心衛生院—縣級人民醫院華麗蛻變為國家二級甲等醫院。
重視城鄉醫院對口支援
樂東縣第二人民醫院非常重視“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工作的開展,作為受援單位,醫院領導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為確保受援工作的有效開展,樂東縣第二人民醫院積極主動與海口市人民醫院商討受援工作計劃。兩院領導及部分科主任多次交換到對方醫院進行實地考察、調研。根據樂東分院的技術、設備、人才梯隊和業務工作發展實際需要,在認真考察、調研的基礎上,協商明確制定了受援內容。
自2007年以來,醫療支援專家恪盡職守,全心全意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積極幫助健全各類技術規范和工作制度,開展新技術新業務。“例如主任醫師郭祥、副主任醫師韓貴賓開展的股骨頭置換術,副主任醫師聶明朝主持的陰式全宮切除術,副主任醫師張沖開展的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鄧洪副主任醫師負責的眼科各類手術、李海亮副主任醫師完成的鼻內鏡鼻咽癌檢查、周艷輝、王丹珠副主任醫師分別帶教完成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溶栓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診療等。
醫院受援以來,支援醫師在樂東縣第二人民醫院對口專業科室開展臨床診療工作,為疾病診療提供技術指導并參與日常業務工作。“共編寫規章制度6萬余字,教學查房240次,授課65次,支援人員在醫院共開展手術1463臺次,其中示教手術20余次,新技術引入16項,每年閱片200余次,通過幫扶,院診療工作質量明顯得到提高。”邢主任介紹時說到。
支援醫師不僅直接參與本專業業務工作,并在相關科室范圍內組織臨床教學查房、業務講課或操作指導,海口市人民醫院派駐的專家就“醫院管理”項目開展業務講座20余次,培訓醫務人員1000余人次,大大提高了醫院醫務人員的理論水平。除此之外,支援醫師還積極參加科內及相關科室的會診和病案討論,共參與各種會診及疑難危重病例討論169次。
培養專業人才 提升醫療水平
醫學領域的競爭,關鍵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是醫院發展的第一資源。 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加強與海口市人民醫院的對口互動,積極開展“回爐行動”,定期選派中青年業務骨干到海口市人民醫院學習跟班,培養高水平高素質的技術人員,截至2014年底,已先后有15批136人次學成歸來,把先進的醫護技術帶回到分院,在業務領域上發揮了較好的作用。
醫院的學科不僅代表著醫院的水平和特色,決定著醫院的競爭力和發展后勁,而且與醫院的形象和聲譽也密切相關,如何打破傳統的農村辦醫模式,轉變農村基礎醫療思維,加速優勢專科建設是亟待解決的迫切問題。在支援專家隊伍的精心指導和無私幫扶下,逐步完成了專業學科的整合分科建設,先后創建了急診科,普通外科、創傷骨科、重癥監護科(ICU),中西醫結合科、消化內科、口腔科、神經外科等二級臨床科室。通過資源的整合,強化激勵措施,培育院內重點學科,形成拳頭學科群,帶動了醫院的整體發展。
醫療質量發展是構成現代醫院的首要要素,沒有技術的進步就沒有醫院的未來。幾年來,援醫專家狠抓樂東縣第二人民醫院“三基三嚴”訓練,突出核心制度的落實,選擇適合分院發展的員工進行專項技術培訓,激勵他們應對挑戰、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向前發展的空間,促使員工的技術進步與醫院共同發展,應用多學科診斷技術逐漸成熟。促進了地區醫療技術的革新,在支援專家的傳幫帶下,分院已經基本掌握應對心肌梗塞,臟器復蘇,氣管建立與管理,全麻骨關節置換,斷肢再接,乳癌切除,肝膽手術,陰式全宮切除術和高危孕產婦及急性中毒等重大危、重、急搶救技術,有16項技術的應用填補了樂東縣醫療技術的空白,其中EMSS優勢體制、陰式全宮切除術、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心肌梗塞冠狀動脈溶栓術等四項技術達到了地區同類先進水平。為實現衛生部提出的農村居民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大病不跨縣”的目標夯實了基礎。
對口支援 讓當地老百姓受益
通過援醫專家的不懈努力和分院的積極配合,樂東縣第二人民醫院2014年全年業務收入6650萬元,較2013年同比增長11.5%,門診人數176931人次,同比增長9.1%,急診人數39389人次,同比增長28.9%,住院人數12516人次,同比增長16.9%,手術臺數:2121臺,增長7.6%,病人平均住院日5.8天,與去年持平,基礎護理合格率>95%,無菌護理技術操作合格率>95%,急救物品完好率100%。這些數據充分說明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帶來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對口支援工作的建立和發展,讓農村廣大老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安全、快捷、價廉、有效的省城醫療服務和先進的醫療設備需求,為病人節省各項醫療、交通、探視等費用達45%。
以患有右膝軟骨母細胞瘤的九所鎮樂羅村13歲的一名女患者為例,患者在外地咨詢的醫療費用高達1.5萬多元,因經濟困難而轉回樂東分院治療。該患者在分院包括手術在內的所有醫療費用僅為4812元,為患者減負約1萬元的醫療費用。
近幾年來,樂東縣人民醫院在CT、DR、B超等輔助檢查項目上實行優惠,對三無人員、低保戶、五保戶等特困群體的醫療費用減免,累計減免、優惠各項檢查治療費用達360萬元之多。醫療對口支援切切實實地緩解了樂東地區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現實問題,項目惠及廣大群眾。
“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工作是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重大決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有力舉措,也是提高基層醫院業務水平和服務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一項親民、愛民、利民、惠民的德政工程。
樂東縣第二人民醫院在海口市人民醫院的幫扶下,在當地政府、衛生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乘著“城鄉醫院對口支援”的東風,把握機遇,開拓創新,借力海口市人民醫院的技術優勢,鞏固和發展幫扶成果,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技術水平,創建政府更放心、人民更滿意的醫院。
?
?
相關鏈接:
海南首家醫院簽大病保險三方協議 2016年起實現即時結報?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