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部長王毅昨天在2015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開幕式上介紹,2015年中國已同20多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又與16個國家達成便利人員往來安排,并成功營救出在海外被綁架劫持同胞近20名。
>>談今年 推出一系列中國倡議
王毅在演講中指出,今年中國外交在全球政治、經濟、安全等各個方面都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廣泛和深遠影響的中國倡議、中國方案,作為世界經濟增長主引擎的地位依然無可替代。
我國倡導創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金磚新開發銀行,開創發展中國家組建多邊金融機構的先河;成功實現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提升了發展中國家貨幣的國際地位。如期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提交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自主貢獻文件,宣布建立200億元人民幣的“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
今年中國加快推進自貿戰略,中韓、中澳自貿協定相繼簽署并獲批準。今年是“一帶一路”構想完成規劃并啟動實施之年。一年來,中國已同20多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協議。繼去年中央外事工作會議提出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這一中國外交的努力目標之后,中國又推出了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理念。
今年中國同16個國家達成便利人員往來安排,同加拿大就互發最長10年有效期的簽證達成共識,同歐盟就人員往來協議談判路線圖形成一致。
我國今年從局勢動蕩的也門安全撤離中國公民613人,從特大地震發生后的尼泊爾首都機場接回5685名中方人員。在全球范圍內妥善處理了近6萬起涉及中國公民權益與安危的領事保護案件,成功營救出在海外被綁架劫持的近20名同胞,“遺憾的是,仍有遭遇暴恐襲擊和被劫持的中國公民不幸遇害,我們對此感到痛心”。
>>談明年 南海問題繼續維護主權
王毅表示,確保“十三五”規劃順利開局是明年全黨全國的中心任務,外交工作也將緊緊圍繞和服務于這一任務。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國家,國際社會對中國寄予厚望,希望中國同其他主要經濟體一道,引領世界經濟走出當前的低迷局面。明年秋天,中國將在杭州主辦二十國集團峰會。這是峰會成立以來首次在中國舉行。
關于今年備受關注的南海問題,中國將繼續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按照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以及中國與東盟各國達成的各項共識,堅定維護自身合法、合理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堅決反對個別國家以及域外勢力激化爭議、制造緊張的錯誤行為。同時,我們也愿繼續本著地區國家普遍認同的雙軌思路,一方面依據《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規定,通過與直接當事國對話協商妥善處理爭議,有效管控分歧,一方面與東盟各國一道,共同維護好南海的和平穩定以及航行飛越自由。
>>專家觀點
大國外交展開壯闊畫卷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蘇格昨天接受京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縱觀即將過去的2015年,盡管區域局部動蕩不斷出現,但世界總體和平、發展、進步乃大勢所趨。大國合作與競爭并存,格局轉換、秩序變革和經濟調整三重疊加。中國影響顯著擴大,國際地位持續提升,在國際事務中作用不斷增強。伴隨著經濟全球化持續深入發展,社會信息化背景下的全球生產、融資與流通模式,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并創造了史無前例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某些亟待解決的新問題和新挑戰。
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和影響力不斷提升。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得以推進;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持續發展;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伙伴關系進一步深化。中國同發展中國家的全面團結協作不斷夯實拓展。中國深入參與并積極引導多邊外交進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五位一體”總布局和總路徑,與聯合國和其他重要國際組織關系繼續發展。
蘇格認為,中國在應對全球性挑戰方面提供更多公共產品,“一帶一路”和亞投行等重大倡議落地生根,全球伙伴關系網絡更加廣泛,熱點問題的推動解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展開波瀾壯闊的畫卷。
今年中國外交目標非常明確,平衡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順應時代潮流,服務于國內“四個全面”。即將到來的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中國經濟有望作為全球經濟的引擎之一,繼續為全球經濟復蘇發出正能量。
此外,隨著改革開放全面深入發展,中國公民和企業走出國門的步伐加快。中國外交將繼續踐行“以人為本、外交為民”,全力維護公民海外權益。
?
?
相關鏈接:
南京迎國家公祭日 祭奠30萬遇難同胞·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