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貿標準化市場檢測室中,工作人員在檢測蔬菜農藥殘留。
見習記者曹馬志/文 張洋/圖
海口啟動“雙創”工作4個多月來,全市上下一心,充分發揚“四種精神”,取得首戰告捷的好成績。有目共睹的是,衛生好,環境靚,市容市貌煥然一新,文明的氛圍更加濃了。這幾個月,許多市民也切身感受到食品安全的喜人變化:買菜更安心,吃飯更放心,監管更加貼心了。
買菜更安心
“現在去菜市場買菜,比以前安心多了。”市民林月娘認為這是“雙創”帶來的最大變化。
14日下午,記者剛走進國貿標準化菜市場,眼前的景象讓人眼前一亮:干凈整潔的環境,地面基本沒衛生死角,空氣中彌漫著瓜果的芳香和蔬菜的清新,許多市民穿梭其間選購食材。
“我們嚴格把控農產品進場標準。”國貿標準化市場總經理周彥妤說,確保進場銷售的人員具有相關健康資質,同時嚴格檢查所售農產品的農藥殘留。
周彥妤說,“雙創”工作啟動以來,為了確保食品安全無死角,菜市場建成了專業的果蔬農殘免費檢測室,每天都會有專業的工作人員進行隨機抽樣監測,并會把檢測過程和結果公示在市場正門口的壁掛大電視上,讓消費者監督。
“一旦檢測發現有超標情況,市場將會對相關批次產品進行退市處理。”周彥妤說,市場制定有規范的果蔬農藥殘留檢測操作流程,一旦檢測發現超標,首先會對該批蔬菜暫時封存,不允許交易;同時上報主管部門,由主管部門對該批蔬菜做無公害化處理;對該批蔬菜的經營者教育和場內公示;配合主管部門追查不合格蔬菜產地來源。
金貿文華市場總經理楊金名介紹,文華市場把食品安全列入市場管理重要工作之一,市場專門配備了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責任到人,對鮮活農產品實行即時驗票進場專項管理,每天進場的肉類產品憑票憑證進場。專門設立了20平方米的檢測室,每天抽樣檢測10個蔬菜品種,并把檢測結果當天通過電子顯示屏公示。副食品實行產地、產期及保質期建檔建臺賬跟蹤管理,過期、變質、無產地、無保質期產品一律下架。
吃飯更放心
“現在我和朋友們經常去小餐館吃飯,因為飯館比以前衛生多了。”市民黃秀瓊如是介紹“雙創”對自己的影響。
14日中午,龍華區文明西路,隆仔雞飯店,不大的門面里,不少居民在享用美食。這家小餐飲店的地面全部鋪上了灰色瓷磚,四周墻壁和天花板都用木板進行裝修,鋪面雖不大,不過就餐質量和環境獲得了居民們的一致點贊。
“更衛生,更干凈,生意更好了。”店主李彥瑩說,“雙創”以來,在食藥監部門的多次指導下,飯店進行了“更新升級”,地面墻壁都進行了重新裝修,廚房也按要求進行了改造,現在餐具也配備了更專業的消毒設備和專用保潔設備。
不僅臨街小餐館進行了“升級換代”,背街小巷中的小餐飲店也在“雙創”中迎來了變化。
“曾經的背街小巷,路不平、燈不亮,下水道堵塞、污水橫流、垃圾遍地、蚊蠅飛舞,店外經營、亂掛招牌、違章搭建等現象嚴重。”龍華區中山街道園內里社區居委會主任林素玲說,在這樣的環境中,以前不少流動攤販做的食品,安全很難得到保證。
林素玲說,“雙創”給這些小餐飲店帶來了新的機遇。在背街小巷改造中,社區利用街巷空閑場地建造一些景觀木屋,引導占道攤點入室合法經營,既解決了困難居民的生計問題,又規范了經營秩序,使小餐飲店的食品安全得到更好的監管和提升。
監管更貼心
“食藥監工作人員平時經常來店里指導,以前我們都不懂,現在經過幾次指導改造,終于拿到了餐飲服務許可證,我感覺現在的監管更加走心了。”小餐飲店主云瓊香如是說“雙創”給她帶來的變化。
從市食藥監局了解到,我市食藥監系統形成市級監督指導、區級統籌安排、各基層所分步落實的工作機制,大力倡導“四種精神”,對每一條街、每一家餐飲店和小食品店開展摸排、巡查,加強整改指導、提高發證率、督促證照上墻、持證上崗、制度檔案齊全,經營環境干凈整潔、管理規范到位,對于整治不到位的企業增加檢查頻次,加強教育、監管、取締力度,促進“雙創”工作深入推進。
小餐飲店和小食品店(以下簡稱“兩小”)是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食品安全監管的重點和難點。為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監管工作機制,切實做好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市食藥監局先后組織開展了食品標簽標識、肉品質量安全、夏秋季食品經營領域食品安全、農村食品市場“四打擊四規范”、“GIA綠色食品”標志、食用油質量安全、餐廚廢棄油脂流向、“五毛”食品等多項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
值得一提的是,市食藥監局還成立“雙創”突擊隊。突擊隊隊員融入督導組和包點組,每周定期對各區局“雙創”工作進行督查指導,深入各小餐飲店和小食品店等進行指導檢查。此外,積極參與聯合執法行動。
談及下一步工作計劃,市食藥監局辦公室主任王東說,將強化宣傳力度和深化教育培訓,以文明創建促食品安全;繼續高標準、嚴要求抓好“兩小”行業、重點區域的監督檢查和工作督查,抓好抓實示范街區、店創建;市、區、所三級食藥監部門將密切聯合街道(鎮)、城管、工商、衛生、商務、公安等部門,與政府各部門形成工作合力,嚴格按照國檢標準,開展“六小”行業專項整治。
(海口網12月16日訊)
?
?
相關鏈接:
《人民日報》長篇報道點贊海口“雙創”?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