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學生及家長贈送的補品禮金、參與有償補課、在學校公共場所吸煙……這些都會觸犯師德“紅線”。省教育廳近日起草了《海南省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引起各界密切關注。
元旦在即,不少家長又在考慮是不是要給老師“表示”一下了。“雖然不好明著送紅包,但是逢年過節送禮、平時約吃飯、郊區游還是有的。就當是一種教育投資了。”一名小學生家長告訴記者,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就發現不少家長約老師吃飯、陪老師逛街,以期孩子能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愛和照顧。
但相當多的家長對這種現象表示不滿。有家長反映,每逢節慶,都有家長在微信群里張羅著給老師送禮,讓人感覺怪怪的。
這種行為原本是不被允許的。上述《征求意見稿》第(九)條稱,以任何方式索要、接受學生及家長贈送的補品禮金等行為視為違反師德行為。
《征求意見稿》第(十一)條稱,組織、要求、誘導學生參加校內外有償補課,或者組織、參與校外培訓機構或由其他教師、家長、家長委員會等組織的對學生有償補課的;或為校內外培訓機構和他人介紹生源、提供相關信息的,視為違反師德行為。
“我們會到老師的家里,一般都不能告訴別人的,偷偷地吧,也是我們自己要求的。”一名初三學生告訴記者,數學、物理、化學、英語老師都在給學生補課。她和班上十多名同學每天放學后一起到老師住的地方補習,以單個學科計,每周補習兩個小時,每人每學期給老師交2500塊錢。
本地一所初中學校的老師說,其實現在老師給學生補課的現象已經少了很多,但是仍會有家長主動要求老師去幫孩子補課。
?
?
相關鏈接:
海南省教育廳任免一批干部 范敏任職業與成人教育處處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