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本周四(17日)凌晨,美聯儲一如預期宣布從當地時間12月17日開始將聯邦基金利率提高0.25個百分點,新的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將維持在0.25%至0.50%的區間。
美聯儲加息之后,幾家歡喜幾家愁。美國長期國債和美元是贏家,儲戶和銀行不輸不贏。而中國和巴西等新興市場國家是美聯儲加息的輸家。相比之下,當年QE最大的受益者是中產階級和股市投資者。而借款方和富裕退休階層、貧窮年輕家庭是QE政策的輸家。
加息贏家:美元
對沖基金SLJ Macro Partners LLP聯合創始人、前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外匯策略師Stephen Jen表示,無論美聯儲是否加息,美元都將是贏家。
Jen以前提出了所謂的“美元微笑”(“dollar smile”)理論。根據這一理論,在美國經濟強勁增長或陷入深度衰退時,美元都將上漲。
如下圖所示,并非美國經濟差美元就會走弱,也并非美國經濟好美元就會走強,美元的走勢與當時的國際大環境有關。
贏家:長期美國國債和公司債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全球養老金解決方案負責人Anthony Gould向彭博表示,企業養老金管理機構正等著利率上升后去買入債券,因為隨著收益率上升,他們的收入將更快達到滿足養老金支付需求的水平。
摩根大通的策略師認為,養老金計劃和退休基金明年應會購買680億美元固定收益資產,再加上其他機構將會購買的1.1萬億美元,明年對債券的需求可能會比供應高出1,000億美元。
不輸不贏:儲戶
儲蓄賬戶和定期存款利率可能上升,消費者存在銀行的資金可能產生更多利息。
而Kroll Bond Rating Agency高級董事總經理Christopher Whalen向彭博表示,過去七年“巨額財富從儲戶轉移到債務人手中”的情況可能還會繼續下去。根據Crane Data,作為退休人士等群體在固定收益方面的長期避難所,貨幣市場基金的回報率已從2007年10月金融危機前的4.79%下降至接近于零。儲戶可能成為最后一個從加息中受益的人。
不輸不贏:銀行
在美聯儲創紀錄的低利率下,銀行業收取貸款利息和獲取其他投資收益的能力受到限制。于是貸款息差直線下滑,收入增長陷于停滯,整體利潤受到影響。現在銀行將可以提高收費。
不過,如果存款利率上升速度高于貸款利率,那么加息也可能對銀行收益產生負面影響。而且,鑒于銀行的業務組合各不相同,利率上升對他們的影響也不會完全一樣,對于哪些銀行會成為最大的贏家,分析師也只能是猜測。
“理論上說,加息對銀行有利,但歷史卻提出了一些關鍵問題,”Sanford C. Bernstein Co.分析師John McDonald表示。在2015年以及之后的大部分時間,加息的時機和對銀行業的影響“可能仍將是一個引起熱烈爭議的主要話題”。
美國的金融大盤股兩日內上漲超過5%。美國金融行業股票在過去一個月共吸引了超過17億美元資金,僅此于能源行業排名第二。
加息輸家:中國和巴西
巴西利率上升會讓雷亞爾走軟,推動巴西目前高達10.5%且不斷上升的通脹率繼續走高。
至于中國,“債務上升的速度仍然是經濟增速的兩倍,”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新興市場股票負責人Ruchir Sharma表示。“這不是一種可持續的模式。”
相比之下,當年QE最大的受益者是中產階級和股市投資者。
QE贏家:中產階級
Matthias Doepke、Veronika Selezneva和Martin Schneider的研究認為,中產階級基本都有貸款。作為借貸方,低利率顯然意味著他們的償債成本降低。并且,在美聯儲政策的推動下,通脹勢必將回升。舉個例子來看,如果某人以固定的貸款利率購買了一套房子。隨著通脹的走高,升值是必然的趨勢,而貸款規模卻不會因此增加。
QE贏家:股市投資者
股市投資者在這幾年的收益也無需贅述。和2008年首輪QE相比,美股已經翻倍。Bloomberg Intelligence首席美國經濟學家Carl Riccadonna向彭博新聞社表示,通常而言,收入越高的階層,在金融市場,尤其是股市的配置就越高,收益也越大。
經濟政策研究所的研究和政策主管Josh Bivens研究則指出,工薪階層也是QE的受益者。“如果沒有QE,在就業恢復到充分水平、經濟復蘇之前,薪資是不可能增長的。”
QE輸家:借貸方和富裕退休階層、貧窮年輕家庭
相對的,借貸方、富裕的退休階層和貧窮的年輕家庭則是QE的“受害者”。利率走低令借貸方收益降低。而對于富裕的退休階層而言,由于他們的資產大多是放在銀行中享受固定收益,因此QE也讓他們的投資回報降低。
?
?
?
相關鏈接:
臺媒評美聯儲加息:油價或短暫下滑 金價遭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