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致辭中說,發揮互聯網傳播平臺,讓各國人民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2月17日下午,在大會“中國文化網絡傳播”分論壇上,中國互聯網協會秘書長盧衛表示,中國文化的網絡傳播應把握三個支點:一是主體問題,誰來傳播;二是傳播什么;第三個是動力問題,何以恒久。
文化只有在傳播的過程中才有生命力。盧衛說,互聯網出現之后,傳播媒介發生了很大變化。從互聯網的角度來說網絡傳播的主體主要包括政府、企業、網民等。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華為、中興等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當中,用網絡平臺優勢大力傳播我們的網絡文化。我國網民達到了6.7億,在使用互聯網過程當中,也成為中國文化傳播的重要主體,在網上發一個貼子,發一張照片,或是微信圈發一個微視頻,都是文化傳播。
第二個支點是傳播的主題。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傳播的重點在哪里?盧衛認為,需要堅持兩個原則:一是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并重,既要傳播我們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也要關注與時俱進的當代文化。二是創新話語體系,把握中國文化的內核,展現中國精神。具體來講,就是要在網絡文化傳播中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改革開放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在對外傳播中,強調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人類共同的價值。
盧衛認為,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的動力,關鍵在于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和深層熱愛。傳統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要通過學校教育、理論研究、歷史研究以及影視作品,讓廣大網民了解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和走向,以及傳統文化獨特的價值和特色,挖掘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增強認同感,來提升傳播中國文化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
?
?
?
相關鏈接:
世界互聯網大會透露中國四大“互聯網+”新信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