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類與綜合征收方式相結合之后,納稅人需要自行申報
中國青年報:不少人表示對個稅的去向不清楚,改革之后如何做到更加公開透明?
施正文:分類與綜合征收方式相結合之后,納稅人需要自行申報,直接和稅務機關聯系,將會更加關注自己的納稅狀況和我國的稅收政策。不僅關注到征收是否做到公平,還將關注稅收的使用情況以及效果。所有納稅人都有權利對政府收支活動進行監督,這就要求我們加快政府改革,做到預算更加規范透明,財政資金的使用也要更加高效,向民生財政轉型。
財稅制度是提升國家治理水平的核心工具,通過直接稅讓公民參與到公共活動中,行使其公民權利。財稅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支柱,是我們國家走向現代化、法治化的突破口,在未來的改革中扮演一個關鍵角色。
中國青年報:實行分類與綜合相結合的個稅計征需要建立完善的個人信息平臺、進一步提高征管水平,我國目前是否具備相應的條件?
施正文:個稅改革真正實行恐怕需要3到5年時間。如果在這段時間內,我們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扎實,我認為是能具備相應條件的。
首先,稅收征管法要修訂。個人所得稅是最大的直接稅,直接稅改革的難度、影響的深度和廣度非常大。個稅征收需要掌握大量的涉稅信息,監控難度也很大,要求政府具有較高的治理水準。現行的稅收征管法沒有建立第三方涉稅信息提供制度,稅收征管法的修訂還需要一兩年時間,如果在2017年能通過,就已經非常理想。個稅改革一定是在稅收征管法實施之后進行。
其次,建立個人的納稅人識別號和第三方涉稅信息提供制度。在我們的稅收征管法里就有納稅人識別號,原來只是適用于企業,將來要擴大到自然人。目前我們的個稅主要是代扣代繳,將來要實行直接稅,如果達到納稅標準,要求納稅人自己申報。識別號是個人終身不變的、唯一的號碼,用來歸集個人的兩類信息,一是個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齡、住址等。二是稅基信息,包括各類收入、財產等,這兩類信息都要歸集到納稅人識別號中。識別號通過多種途徑歸集個人信息,包括納稅人申報、扣繳義務人提供、第三方提供、支付方提供以及工商、海關、不動產部門、金融機構等提供。這些信息可以共享,最后都要匯集到稅務機關,稅務機關建立納稅人個人賬戶,這些信息都放在個人賬戶中,然后進行分類和綜合的計征。稅務機關應當抓緊建立個人收入財產信息工作機構,實質性地著手開展基礎工作。
個人稅號可以有效避免偷稅漏稅現象,將來還要要求納稅人在經濟活動當中用到識別號,包括簽訂合同、購買保險、領取社保、買房等都要使用識別號。這樣一個制度的建立,不通過法律來規范強制實施是不行的,稅收征管法修訂草案里已經提到了這個問題。
另一方面,目前我們的信息碎片化、信息孤島、各自為政的現象阻礙了政府職能的有效行使。所以目前在推進政府信息建設,這就為個稅改革提供了條件。個稅改革對政府改革提出了要求,由于這種互動的、整體的改革的推動,未來的個稅改革并不難。從信息技術的角度來看,個人的涉稅信息都可以集中起來實現信息共享,我們目前之所以沒有做到,主要是牽涉到部門利益,政府改革沒有到位,行政協助制度沒有建立起來,是我們法治建設滯后。這個問題是可以改變的,所以我們要義無反顧地推進改革。我們的中央決策層在這方面有很高的執行力,這都有助于推進問題的解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