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事故現場。山體滑坡沖擊使得多棟建筑物倒塌。
2014年11月的衛星照片顯示,采石場已成為渣土受納場。
2015年12月20日航拍的事故現場。紅褐色泥土包圍建筑。
12月20日11時40分許,廣東深圳市光明新區鳳凰社區恒泰裕工業園發生山體滑坡,附近西氣東輸管道發生爆炸。深圳市應急辦主任楊峰20日晚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滑坡造成59人失聯(其中男性36名,女性23名)、33棟建筑被毀。現場塌方面積10多萬平方米。
據新華社報道,現場地質專家確認泥石流覆蓋6萬平方米,平均厚度6米左右。國土資源部官微昨日22時通報稱,初步查明深圳光明新區垮塌體為人工堆土,原有山體沒有滑動。人工堆土垮塌的地點屬于余泥渣土受納場,主要堆放渣土和建筑垃圾,由于堆積量大、堆積坡度過陡,導致失穩垮塌,造成多棟樓房倒塌。
安全疏散民眾900多人
20日晚間,深圳官方舉行的新聞發布會通報,經初步核查,12月20日深圳恒泰裕園區發生的山體滑坡事故,共造成33棟建筑物被掩埋或不同程度受損,其中,包括廠房14棟,辦公樓2棟,飯堂1間,宿舍樓3棟,其他低矮建筑物13間。
截至目前,現場已成立救援指揮部,統籌協調省市消防、公安、武警、衛生等2000多人,全面開展搜救工作,已安全疏散民眾900多人。目前,現場已救出的被困人員7人全部送醫院治療,均無生命危險。
當地暫時不會再有滑坡危險
據深圳山體滑坡事故現場救援指揮部20日21時消息,地質專家和結構專家已對現場進行評估,暫時不會有再次滑坡的危險。現場救援目前存在四大難點。
其一,時間已進入夜間,現場能見度低,消防部門目前已調來照明車,繼續進行搜救。其二,現場滑坡泥土范圍大,目測超過幾萬平方米。其三,現場廢墟中雜物很多,露出的地方,能看出像房頂的不多,這對精準施救造成困難。第四,現場狹窄,救援車輛、器械很難展開工作,加上現場處在一個斜坡上,車輛無法通行,主要靠消防人員徒步拿工具施救。
記者從現場救援指揮部當天下午召開的會議獲悉,現場救援人員正進行核清底數工作,為防止次生災害,正探查工廠除煤氣管道外是否還有危險品和易燃易爆品,同時研判是否會發生二次塌方和泥石流。
講述
紅土傾瀉而下 房屋5秒坍塌
事發地附近居民稱,大約11時40分左右,房屋突然晃動,“就好像地震一樣”。于是連忙從屋子里面逃了出來,“出來正好看到滑坡,泥土直接翻倒進工業園區下面,把下面的出租房一下子就埋掉了。”
唐先生、李先生等多位市民稱,事發時共滑坡了兩次,震動很大。事發地附近系工業園區,平時工人很多,周末也有工人輪休工作。
有在場網友記錄了事發現場一幕,這段視頻長達2分20秒。視頻開頭,一排排房屋多米諾骨牌般接連倒下,揚起的塵土仿若一朵巨大的蘑菇云。最外側一棟4層高的樓房,突然中間出現巨大裂痕,隨之向后傾斜,5秒鐘內轟然坍塌。在場工人大叫著“跑,快跑”,視頻中身著工作服的工人打著電話,稱“我們廠全部倒了,全部完了”。
目擊者曾先生介紹,他居住在德吉程工業園一工廠宿舍一樓,事故發生時他感覺地動山搖,因為煤氣站發生爆炸,四周全是濃煙,他馬上沖上二樓,將妻子和岳母拉出房門,并背上了腿部有殘疾的岳父,一家四口迅速沖出家門,此時大量的淤泥已經沖了過來。他跑到樓下發動車輛,但是車窗外濃煙滾滾,能見度幾乎為零,他全憑著對路的記憶,“一路不知撞了多少輛車”,終于沖出了工業區。“我走出工業區時回頭一看,后面的房子倒了好多,淤泥有幾層樓那么高,當時我感覺腿軟,幾乎跪倒在地上。”回憶起當時的過程,曾先生依然心有余悸。
“一個中年婦女說下班回來發現家沒了,老人小孩都被埋住了。”一位目擊者說。
釋疑1
受納場是否離居民區太近?
與居民區距離僅百余米
記者在事故現場采訪獲悉,當地有群眾反映,連日來,深圳當地并未發生大規模強降雨,只是20日上午下過小雨。為何會造成山體滑坡和如此大范圍的樓房垮塌事故?截至20時記者發稿時,事故原因仍有待進一步調查。
事發地紅坳村群眾反映,沖擊工業園區、造成垮塌的泥土并非自然山體,而是近兩年附近施工挖土、在山體上堆積的渣土,山谷兩旁的山高約100米。渣土沖出山體涌向了附近的工業園區。
一位在柳溪工業園區工作的目擊者告訴記者,發生滑坡的山體其實不高,但這兩年附近基建挖出來的泥土都堆積到山上去。距離滑坡泥土掩埋處僅一棟樓之隔的深圳市雨新電線電纜有限公司保安稱,每趟車會被收取250元的費用。
廣東省地質物探工程勘察院原院長彭偉平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從披露的信息看,不斷堆高的余泥渣土形成一個不穩定體,肯定是“不良地質體”。從航拍圖片看,像“潰壩”一樣,泥沙土什么東西都合在一起。據新華社
又訊地圖顯示,在山上的紅坳余泥渣土受納場,與山腳居民及工業園區,直線距離僅百余米。“人為受納場在設立之初就應該經過周密設計”,云南省國土資源廳一位專家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堆多高、多大面積和土質等都要在考慮范圍之內,盲目堆放就像小孩子玩積木一樣,稍不慎就會發生滑坡。”
釋疑2
事發前有無警示?
報告曾提醒存崩塌滑坡危險
據2013年深圳市光明新區政府采購中心發布的中標公告,光明新區紅坳余泥渣土臨時受納場運營服務的中標供應商為深圳市綠威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公開資料顯示,上述物業管理公司曾在今年1月12日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報告中提及,“隨著光明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進程化的加快,基礎設施、市政工程和房地產開發建設項目增多,必然產生大量的余泥渣土,光明新區每年產生余泥渣土約100萬立方米,如此數量巨大的余泥渣土,需要解決其的出路問題,因而急需建設新的余泥渣土受納場。因此,規劃選址建設光明紅坳余泥渣土受納場十分緊迫。”
報告介紹,光明紅坳余泥渣土受納場東側、南側、西側為林地,西北側208米為柳溪工業園,北側90米為混凝土有限公司,東北側650米隔混凝土公司為紅坳村。項目計劃填埋庫容約800萬立方米(現已堆填100萬立方米),其中用作余泥渣土受納場的庫容約600萬立方米,服務年限約11年。
其中,報告提醒稱,項目選址原為紅坳采石場,由于采石場開采,造成山體植被嚴重破壞,棄土任意堆放,開采區形成大面積土壤裸露,造成水土流失嚴重,存在崩塌、滑坡危險,而“擋土壩發生潰壩風險主要是可能對北側柳溪工業園和混凝土有限公司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響,”并就發生問題提出了部分應急建議措施。
釋疑3
當地監管情況如何?
當地巡查曾多次發現問題
2014年1月實行的《深圳市建筑廢棄物運輸和處置管理辦法》規定,城管部門負責建筑廢棄物受納管理,對建筑廢棄物受納場所受納建筑廢棄物、運營及遵守聯單制度等情況進行監管及相關查處。
光明新區城市管理局在2014年的工作總結文件中提及,為解決新區余泥渣土出路問題,完成了玉律、紅坳受納場建設,并已對外受納土方。
去年10月,當地媒體“深圳渣土到底怎么倒”文章稱,深圳僅有的包括紅坳在內共9座受納場,“根本無法滿足軌道交通、舊城改造等所產生的余泥渣土。”
新京報記者檢索發現,去年10月紅坳村村民曾反映過泥土車偷倒渣土問題。當時報道稱,在紅坳村這邊,一到晚上9點多,就有很多超載泥土車排隊傾倒泥渣,到凌晨三四點的時候也是這樣。光明街道辦當時回復稱,街道執法隊表示將加強對該路段的巡查監控力度,進行查處。
據光明新區城管局官網,從今年5月開始,城管部門對紅坳余泥渣土受納場開展月度檢查,此后每逢汛期多次進行巡檢。今年7月份,城管檢查紅坳余泥渣土受納場相關文件,發現施工圖紙和水土保持方案的設計單位不一致,目前已要求加快修改并完善統一;9月份,由于紅坳村后復土點申請復土期限已到,已停止受土,嚴禁違法亂倒土。
?
?
?
相關鏈接:
深圳山體滑坡災害追蹤:滑坡山體為堆積余泥渣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