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國家能從歐盟拿到最多錢呢?
哪些領域又最能令歐盟慷慨解囊?
又有哪些歐盟國家游說能力絕佳,悶聲拿補貼呢?
長期以來,歐盟委員會被各成員國長期詬病的緣由之一在于花起錢來大手大腳,且使用投資基金時信息不對稱,缺乏透明度。
新一屆的歐盟委員會在上臺之初就承諾更多的透明度。日前此屆歐委會開放了一個全新的數據平臺,將2014~2020年超過4540億歐元的預算、覆蓋歐盟6個基金超過對500個政策項目的投資,全部上網任公眾查看。
在過往,這些投資交叉縱橫,復雜程度只有財務專家才能破解,現在通過此新的數據平臺,扁平化和可視化數據令任何人都可以輕松搜索歐盟委員會下設基金中的資金去向。
其中,令人驚奇的是,除了波蘭是歐盟各類投資基金的最大受益者之外,德國竟然也位列接受歐盟投資基金的第五位。與此同時,作為氣候變化議題的倡導者,歐盟早就在氣候變化相關項目上施以重金,如果以主題計算,氣候變化相關主題是歐盟預算中最大贏家。
波蘭、立陶宛和德國:歐盟投資基金的受益者
哪個國家從歐盟拿的錢最多呢?
如果從絕對數字來看,波蘭毫無疑問的成為了歐盟各種投資基金的第一受益者。在2014~2020年間,波蘭從歐盟處共將獲得860億歐元,這比名列第二的意大利(430億歐元)整整多出一倍。通過細分項目可以看出,歐盟在波蘭最大的投資支出是在基礎建設和能源建設方面。
不過,波蘭從歐盟各項基金的收益已經成為了歐盟政客,特別是德國國內政客的“口實”。每當波蘭在歐盟峰會中同德國意見相左時,德國國內政客就祭出威脅切斷波蘭從歐盟領取各項投資基金的法寶。
也千萬不要小看立陶宛在歐盟中的游說能力。以人均獲得投資計算的話,立陶宛拔得頭籌:在這七年計劃中,波蘭人均從歐盟得到的投資為2232歐元/人,但立陶宛獲得的卻是2837歐元/人。
當然最令人吃驚的恐怕是德國。德國通常被視為歐洲的經濟強國和“錢袋子”,但實際上,德國也接受了大量的歐盟發展基金,在整體榜單上名列第五,獲得278億歐元。
這相當于德國把資金從左手給出去,再從右手拿回來:在歐盟內部,發展基金由各國貢獻,針對各個歐盟國家地區的資金則由歐盟直接發放至該區域。實際上,德國接受歐盟發展基金源于德國在東西德合并25年后,仍然有幾個貧困地區需要歐盟資金的支持,而毫無意外的,歐盟在德國最大的投資支出項目為社會包容(social inclusion),即持續促進社會融合。
世界上最昂貴的公平競爭環境
在歐盟的政治語言中,談論創造“公平競爭領域”擁有絕對的政治正確性,從歐盟政治家到商會乃至各種游說團體,都為此奔走疾呼。所謂“公平競爭領域”(level playing field),在歐盟語境中涵蓋從競爭到貿易政策的一切領域,也為小企業需要政府補貼做出合理解釋。
在這方面,通過此數據平臺可以看到,歐盟在此領域慷慨解囊:從2014年到2020年,歐盟計劃花費634億歐元,幫助歐盟的中小企業在全球變得更有競爭力。比如,歐盟計劃為歐洲2300萬小企業中的37萬企業提供財務服務。
與此同時,歐盟在氣候變化和低碳相關的主題上花起錢來也毫不手軟。
在《巴黎協定》達成之際,歐盟再次顯現了在氣候變化議題上的領導力。不過通過對歐盟的預算可以發現,歐盟對氣候變化相關議題的投資可謂未雨綢繆。
其中,歐盟委員會把對該議題的投入放在三個項下:首先,在低碳經濟轉型中投資449.6億歐元,其次,在氣候變化適應和風險防范方面投入291.3億歐元,最后,歐盟還在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效率方面投入了600億歐元,三項總投入超過1340.9億歐元。如果以主題計算的話,氣候變化相關的活動是在歐盟預算中最大的贏家。
?
?
?
相關鏈接:
歐盟宣布再度延長對俄經濟制裁?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