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正在收官,“十三五”即將開局,全面小康的既定目標近在眼前。2016將邁出五年沖刺的第一步,這一步必須堅實穩健。特殊形勢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和運籌意義重大,黨認識、適應、引領新常態的號召,呼喚青年更大更新的作為。
中國經濟和新常態的CP組合早已不新鮮,但若歸于實踐,這依然是一片尚待開拓的巨大舞臺,新常態下蘊藏的無限能量需要挖掘。如果說去年提出并闡述了經濟新常態,那今年聚焦重點則是如何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并引領新常態,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將世界經濟帶入“大調整”、“大過渡”時期,中國經濟也步入一個與過去30多年來高速增長完全不同的新時期。所謂新常態,是中國經濟在否定之否定后的逐步上升。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穩中有好,保持了7%左右的增長率,這實屬來之不易。我們有理由相信新常態下青年的改革力和創造力。青年就是未來,青年有信心,未來就有信心!
新常態下經濟發展困難挑戰并不少,而化解這些矛盾的利器就是加強結構性改革。“三駕馬車”到“供給側改革”的轉變,明晰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突破口。供需不匹配嚴重阻礙經濟的持續增長。
一直以來,我國都是衣帽玩具產出大國,而如今,這些中低端消費品也進入過剩時代。反之,中國游客頻頻上演海外掃貨,出游日本瘋搶馬桶蓋等行為也足夠讓我們反思,中國高品質消費品為何不受國人青睞?“8億件襯衫換1架飛機”的歷史已經翻頁,“高鐵換大米”、“高鐵換牛肉”才是新時代。科技與創新是青年的拿手好戲,青年人理應當仁不讓,挺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最前沿。
新常態呼喚青年的新作為。國家銳意改革,而青年必須抓住大好時機大膽創新。對新事物和新觀念,青年有著與生俱來的接受力和領悟力,他們成長在這個千變萬化的時代,創新理念是深入骨髓,流淌入血液的。一些人曾經囿于傳統,是因為缺少讓他們能夠大膽創新,拼手一搏的機會。如今,我們迎來最好的時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席卷全國,互聯網大會鼓舞青年插上“互聯網+”的翅膀,青年最能擯棄老思維,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理念投入奮斗。
新常態才剛剛開始,認識、適應、引領新常態任重而道遠。新問題也是新使命,新常態也是新平臺。黨已經發出號召,有明確的道路指引,有正確的決斷作保障,新常態下我們必然交出更耀眼的成績單。青年如初升紅日,任何一個時代的改革創新,青年都是先行者。中國夢繞不開新常態,新常態呼喚青年的新作為!(中國青年網評論員 楊麗)
?
?
相關鏈接:
經濟日報評論員:抓好城市這個“火車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