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四惠某小區室外PM2.5為315.8ug/m3。
吸煙炒菜室內PM2.5翻倍
無空氣凈化器時室內外PM2.5差別小,吸煙、炒菜加重污染;專家提醒在室內也應注意個人健康
昨日,北京仍處在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中。相對于室外,大多數市民回到家中會選擇摘下口罩。那么,家中的空氣質量如何?什么行為會加重室內PM2.5濃度?使用空氣凈化器有用嗎?
對此,記者持手持設備進入多位住戶家中測試空氣中PM2.5數值,實驗顯示,在無空氣凈化器的情況下,室內、外PM2.5數值差別較小,且在炒菜和吸煙的情況下,局部空氣中PM2.5數值瞬間上升。此外,使用空氣凈化器對減少室內PM2.5有一定效果。
該小區一居民家內PM2.5為291.7ug/m3,與室外相差不大。
??? 實驗
室內外PM2.5值相差無幾
12月21日,記者前往北京五個小區分別測試室內外PM2.5濃度的變化,發現在無空氣凈化器的情況下,室內外PM2.5的數值差別不大。例如,在勁松西社區的一家住戶內,室內數值為421.5ug/m3,而室外為430.8ug/m3,室內外相差無幾。在十里河的一家住戶內,室外的PM2.5數值顯示為314ug/m3。進入臥室后,測試儀顯示的數值約為300ug/m3,并沒有明顯改善。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庚辰曾表示,霧霾是非常小的顆粒物,只要室內封閉得不是特別嚴密,在室外霧霾比較嚴重的情況下,會慢慢地滲透進室內,導致內外的污染程度差別不大。
專家及醫生提醒市民,霧霾天除在室外需注意防護外,在室內同樣應做好個人防護。
開凈化器半小時后,PM2.5降至159.1ug/m3。
炒菜吸煙致PM2.5瞬間飆升
記者測試了炒菜時PM2.5數值的變化,在十里河一住戶家中,室內PM2.5數值約為300ug/m3,開始炒菜后,數值瞬間增大到2000ug/m3。約10分鐘后,PM2.5數值恢復至初始值。
除了炒菜,吸煙也讓PM2.5濃度瞬間增大。在四惠一住戶家中,室內PM2.5數值為291.7ug/m3,吸煙后,數值瞬間增大到1300ug/m3,后來逐漸穩定在714.7ug/m3。
專家提醒,在緊閉門窗的情況下吸煙或炒菜,相當于是在空氣不流通的情況下增加污染源,應減少室內吸煙,在炒菜時打開抽油煙機。
點燃一支煙后,PM2.5升至714.7ug/m3。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開凈化器半小時濃度降一半
記者還測試了在室內開著空氣凈化器的情況下PM2.5濃度的變化。勁松西社區的一家住戶內,室內數值為421.5ug/m3,開空氣凈化器約十分鐘后,數值降為323ug/m3。
在四惠一住戶家中,無空氣凈化器的情況下,PM2.5為291.7ug/m3。開啟某品牌空氣凈化器最高擋位,5分鐘后,數值降為220ug/m3,經過20分鐘,PM2.5基本穩定在175ug/m3,30分鐘后,數值為159.1ug/m3,降至最初濃度的約50%。
根據實驗結果,空氣凈化器可以減少室內PM2.5的數值,但并未達到優良。那么,室內使用空氣凈化器到底有用嗎?中國空氣凈化行業聯盟秘書長鄧高峰認為,在室內使用空氣凈化器仍有效果,但差異明顯,這與建筑門窗密閉性、空氣凈化器的選型,以及是否有其他污染源有很大關系。她舉例,如果空氣凈化器選擇得當,室內的PM2.5濃度可以降至室外的10%。
提醒
1 如何選擇空氣凈化器?
認準CADR值和CCM值,越大越好
2016年3月1日即將實行的《空氣凈化器》國家標準中,明確了空氣凈化器的基本技術指標,包括“潔凈空氣量”(簡稱CADR值)和“累計凈化量”(簡稱CCM值)。
中國空氣凈化行業聯盟秘書長鄧高峰建議,選擇空氣凈化器與所凈化的室內空氣面積以及室內污染源程度等因素相關。她介紹,應關注CADR值(單位m3/h),即空氣凈化器輸出潔凈空氣的比率,用其除以10得到的即為適宜凈化的室內空氣面積。
她解釋,室內空氣每小時適宜循環三四次,加上一般建筑房屋的層高約3米,因此將CADR值除以10。如果室內污染源較多,如人數較多或者飼養小動物,應適當選購CADR值較高的。
清華大學建筑環境檢測中心主任張寅平同時提醒,對不同的污染物,空氣凈化器的CADR值有所不同。例如針對霧霾,需重點關注針對PM2.5的CADR值。
CCM值則指空氣凈化器的耐用性,也就是使用的濾網累積能夠承載污染物量。CCM值越高,濾網的壽命越長。不過,新國標對CCM值的要求為“選標參數”。國家家用電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驗部魯建國部長曾表示,CCM值是決定空氣凈化器價格的重要因素。他認為,目前市面上很多價格低于1000元的凈化器大都只擁有非常有限的累積凈化能力。
2 怎樣保持室內環境?
緊閉門窗,減少室內吸煙;空氣良好時及時開窗
室內的PM2.5到底與室外數值有多大關系?張寅平認為,在室內門窗關閉,且無其他PM2.5污染源的情況下,室內PM2.5濃度相當于室外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鄧高峰認為,保持房屋的密閉性很重要,“甚至可以封上封條”。如果房屋密閉性不足,室外空氣滲透量較大,會加大室內環境污染。
那么,是否意味著密閉性越強越好?張寅平表示,如果霧霾時間較長,室內“密不透風”對人體健康并非有益。他解釋,室內會包括其他污染源,如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例如:甲醛、苯等。如果室內不透風,這些散發的污染物濃度增大,對人體仍有害。此外,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對人的健康也不利。總體而言,應盡量保證室內各種污染物濃度均不超標。他建議,室外空氣良好時,應及時開窗通風。如果霧霾持續時間較長,則需要室內空氣凈化系統的幫助。
此外,鄧高峰提醒,保護室內空氣質量還應減少室內污染源,比如減少室內吸煙,在炒菜的時候利用抽油煙機瞬間排風。
?
?
?
相關鏈接:
這個常吃的東西比吸煙更要命?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