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未來不久的退役將代表著傳統后衛和側翼的滅絕
科比是站在球場上的最后一位96代球員。當年的13順位新秀,如今也即將退役。阿倫-艾弗森是科比那屆新秀中的狀元,現在的他已經成為名人堂的候選人。雖然答案官方退役的時間是2013年的10月,但事實上他最后一次NBA登臺是在2010年的2月,那場比賽他代表費城76人出戰。
如果本賽季慈世平不回湖人,科比將是目前湖人隊唯一一名拿過總冠軍的球員,而且還是唯一一個從2000年開始后湖人的冠軍成員。
更重要的是,科比是自己唯一的陪伴。
科比的職業生涯是那么的獨一無二。15次全明星首發出場并列NBA歷史第1,12次入選最佳防守陣容并列NBA歷史第2,17次入選全明星僅次于賈巴爾。如果不是蒂姆-鄧肯5枚總冠軍戒指,科比的5座總冠軍獎杯將在同年代球員獲得總冠軍數量上傲視群雄。
和鄧肯不同的是,當科比老了,他還可以給自己的孫輩吹牛皮道:“爺爺當年可是拿過扣籃大賽冠軍的!。”
“聯盟不再會有下一個科比,”在熱火主場面對湖人前,德懷恩-韋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這也是科比作為球員最后一次來到南海岸。“聯盟現在和未來會有很多優秀的年輕球員,但不會有另一個科比。”
恐怕,在NBA從未和科比做過隊友的球員中,韋德是和科比聯系最多的那位。
兩人都在20多歲時攜手奧尼爾拿下了職業生涯第一座總冠軍,又在沒有奧尼爾搭檔后,連續2年奪魁;兩人在職業生涯初期都是在籃筐上作業的球員,而后來都轉型成油漆區狡猾的得分高手;兩人身上都有喬丹的影子——科比有著強烈的取勝欲望,而韋德則是土生土長的芝加哥人。
除此外,兩人職業生涯每36分鐘交出的答卷也如此相似:
不過,即便韋德在其充滿榮譽的職業生涯一直保持高產,他也很難像“假動作大師”科比過去20年那樣成為擁有大量出手權的球員。在韋德13年的職業生涯中,他只有一個賽季的場均出手數超過了20次,而科比則以13次冠絕聯盟歷史。
在NBA歷史上,只有另外3名球員場均至少出手20次的賽季達到了10次:
在這其中,只有貝勒的職業生涯投籃命中率(43.1%)比科比低(45%)。科比是NBA歷史打鐵次數最多的球員,這也不足為怪。
你可能認為科比大量出手的特性在未來會被有天賦的球員繼承。
畢竟,當今聯盟的頂級后衛和側翼——斯蒂芬-庫里,凱文-杜蘭特,詹姆斯-哈登,拉塞爾-威斯布魯克,保羅-喬治,吉米-巴特勒和克萊-湯普森…——都是看著科比的球長大的。時光飛逝,韋德與“當代最好球員”也漸行漸遠。
科比能在三角進攻體系下發揮最大能量,他打球的風格讓他很難被限制。在當今16位年齡在30歲以下并至少入選過1次全明星的后衛或側翼球員中,只有兩個人曾做到單賽季場均至少出手20次。
這兩人就是杜蘭特和威斯布魯克,碰巧的是他倆還是隊友。2015-16賽季目前為止,前者場均出手17.3次,后者場均出手18.8次。
這并不是說大量出手的球員會像西方世界的女巫一樣走向滅亡。本賽季,總共有4名球員的場均出手至少達到了20次,還有2名比19次多一點:
看到這一狀況,科比可能會感到高興。而在2015年總決賽期間,科比曾發推特鼓勵勒布朗在騎士人手短缺的情況下增加出手次數:“只有多出手,才能贏。”(2015年6月10日)
不過,之后的比賽結果卻不能支持科比的看法。詹姆斯在場均出手多達32.7次的情況下,命中率只有慘淡的39.8%,他的騎士也在總決賽的第6場比賽中輸給了勇士。而在NBA的歷史中,善于分享球被衛冕冠軍們視為贏球的法寶。
此外,詹姆斯和當今場均出手20次以上的球員有一些共同的特性,而這些特性讓他們與科比區分開來。
其中一個,他們場均都至少要送出6次助攻。更重要的是,他們帶動了隊友。而科比在他20年的職業生涯里只有2個賽季的場均助攻數達到了6次。
這些球員都是當今聯盟具有統治力的外線,他們做到了其該做的事情。在過去,科比通過瘋狂地得分而統治著聯盟。而當今聯盟,下一代超級巨星都將注意力集中到盡可能成為最有效率的球員上去了,他們不會介意球是自己投出的還是隊友投出的。
如今,越來越多的球隊會在對手進行低位背打和單打實施包夾,這造成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中投——科比的看家本領——在當今注重數據的聯盟中,受重視程度越來越低。
科比未來不久的退役將代表著傳統后衛和側翼的滅絕——從杰里-韋斯特到朱利葉斯-歐文到喬丹再到艾弗森——他們曾肩負著最大的得分責任。
但讓科比成為當今聯盟稀有球員不僅僅是因為他隨心所欲的得分方式,除此外,他建立的聯盟平衡也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他在聯盟中已經征戰了整整20年,而在聯盟歷史中,可能也數不出6個職業生涯達到20年的球員,”湖人主教練拜倫-斯科特在11月接受采訪時說道。“他有那種特權,從教練角度講,我希望科比做他自己,現在還沒有其他球員能和科比一樣。”
NBA可能再也不會有像科比一樣的球員,他是聯盟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效力同一支球隊長達20年的球員。
即便未來出現了一名與科比極其相似的得分高手,那也可能是幾百年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