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體育新聞>體育快訊>

    創業夢成就中國夢 青年學子馬天琛的創業經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5-12-25 10:26

      馬天琛。本人供圖

      在更新不久的微信朋友圈中,青年創客馬天琛這樣寫道:“我們共享昨天的榮耀,但是昨天已是昨天。從今天開始,我們還是以腳丈量未來的創業者。”

      2015年11月23日,馬天琛創辦的成都泰聚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掛牌上市,成為全國高校在校生創業掛牌上市的“第一股”,“面聊”贏得了各方好評,成為全國高校最受歡迎的互聯網社交平臺之一。

      企業從創立到拿到全國股轉中心的確認掛牌上市函,馬天琛和他的同伴經歷了1142天的艱苦奮斗。“創業公司沒資金、沒經歷、沒推廣渠道,到今天甚至沒拿過一分錢投資,您是怎么走到今天的?”面對記者的提問,快人快語的馬天琛毫不吝嗇的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創業之道。

      搬運工、實習生 積累經驗腳踏實地

      出生于青島的帥小伙馬天琛畢業于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六年本碩連讀的留學生活讓他萌生了創業的想法。畢業后,他毅然決定回國開始尋求他的創業夢。“先工作,后創業。”用馬天琛自己的話說,他的創業道路與別人大相徑庭。

      為了給創業打基礎,了解社會工作的大環境,理解最基層勞動者的想法,回國不久,馬天琛在濟南為自己找了份一個月300塊、每天扛大包八個小時的工作——物流搬運工。

      得知這個消息后,家人、朋友、老師無不感到驚訝與無奈,“好好一個留學生,回國扔著月收入上萬的工作不要,偏偏像沒文化的人一樣去扛箱子。”

      憶起之前的工作情景,馬天琛歷歷在目。“濟南的夏天很熱,我每天都要喝好幾大桶水。但是我從來不出汗,因為身體里的水分全被蒸發干了。每天工作下來,我的衣服上都結了一層厚厚白色的鹽堿。”

      每天與搬運箱為伍,同底層的勞動者作伴,馬天琛在最基礎的崗位上干了整整一年。勞動不分貴賤,尊重每一位辛勤付出的勞動者,是這份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帶給馬天琛的最大感悟。

      一番磨練之后,馬天琛選擇回到他高中就讀的城市成都工作。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成為畢馬威公司的一名實習生。“進到一個行業,不應該搞虛的東西,一定要踏踏實實從最底層干起。”這是馬天琛一貫的工作原則。

      在大企業工作,馬天琛覺得自己身處在一座金礦中。每次幫別人跑腿打印文件,他都一定要把這些文件看一遍,不浪費每一次學習的機會,加班到凌晨兩、三點更是家常便飯。即使這樣,他總會把第二天的工作提前準備好,絕不把因自身原因出現的問題帶給客戶。

      “畢馬威的這份工作培養了我非常好的職業素質和素養。”馬天琛非常感恩這段經歷,“從實習生成長為經理的這五年,我熟知了企業的發展規律、市場規則等多方面行業信息。這些寶貴經驗對我走好創業道路有很大意義,為公司后期運作、掛牌上市給予了很大幫助。”

      馬天琛和他的團隊。本人供圖

      批評、嘲笑 做好自己鞭策前行

      機會總留給有準備的人。2012年,馬天琛正式創立公司,一款被稱為“中國版facebook”的校園社交神器“面聊”就此應運而生。

      2012年11月19日,是馬天琛印象尤為深刻的一天。當時,他和同事正在新租來的工作室里跪在地上擦地板,“老馬,你弄這個公司有什么意思,那么好的工作都不要了。”聽到同事的質疑,馬天琛頓了頓手中的活,陽光透過窗子灑落在他的身上,迎著耀眼的光,馬天琛躊躇滿志地說:“你放心,兩年后,公司一定能上市,一定能夠站在全國的資本市場上。我們要做一個真正讓世界上所有人都喜愛的產品,我們要把這個公司做成讓中國人驕傲的企業。”

      為了能更好的學習商業技巧和科技知識,吸引更多高校人才的加入,馬天琛考取了電子科技大學的全讀博士生,邊學習邊創業。創業之初,馬天琛遇到過的大小困難不計其數,他只有一個原則:不懼困難,解決問題。

      剛剛做產品推廣的時候,馬天琛也像小商小販一樣在校園里發傳單。有些人直接視而不見,有些人匆忙拿了傳單再扔掉,每當這時,馬天琛都會趕緊再把丟掉的傳單撿回來,把它小心翼翼地舒展開,畢竟幾分錢對于創業公司來說都要精打細算。然而,面對他人的冷漠,馬天琛從來都不會心灰意冷,相反,他總是勇敢地向客戶征求意見,反思自己,是不是傳單的吸引力不夠,或是宣傳策略出了問題。針對用戶在使用產品后提出的建議,馬天琛都非常重視,并用心分析從而改良自己的產品。

      “產品就是被罵大的。”馬天琛感悟道,“遇到批評要冷靜,不要有抵觸心理,要虛心接受,思考產品是否存在這樣的問題。“真正罵你的人才是企業真正的衣食父母。”

      從搬運工、實習生,到“面聊”的創始人、企業的CEO,馬天琛遭受過的不僅是批評還有嘲笑。“你嘲笑我不要緊,因為每個被嘲笑人的背后都有一個偉大的目標與夢想,別人嘲笑是別人的事,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馬天琛如是說。

      11月23日馬天琛(右二)參加全國股轉中心掛牌上市敲鐘儀式。本人供圖

      誠信、態度 做事之道為人之道

      值得馬天琛驕傲的是,他至今沒有拿過一分錢投資。“如果你自己都沒有辦法對自己的錢負責,那就更不能對投資人的錢負責。”馬天琛建議正在創業的青年人,一定要做一個誠信的人,踏踏實實的做好每一件事情,切勿投機取巧。

      除了誠信,馬天琛也把態度看得尤為重要。一次,他和團隊去參加項目答辯,相比于其他團隊的隨意,馬天琛的團隊卻非常的嚴謹,西裝革履,創業計劃書、發展報告表都非常規范,甚至符合國際慣例,這給老師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認真、謹慎,這都是自己多年工作培養成的習慣”,馬天琛說,“你以什么樣的態度去對待這件事情,就知道這件事能做成幾分。”

      感恩、夢想 創業夢就是中國夢

      2013年,馬天琛的創業公司獲得國家地方創新基金項目立項。2014年,“面聊”成為中國教育部網絡文化試點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公司拿到全國股轉的確認掛牌上市函,成為在全國性股票交易市場上的中國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第一股。面對榮譽和收獲,馬天琛始終身懷感恩,“感恩老東家畢馬威給予我的經驗財富,感恩電子科技大學給我的幫扶指導,感恩國家政策對創業者的支持幫助,感恩整個團隊的勤奮努力,感恩經歷。只有在這樣的時代,這樣的國家,大眾創業者才能有機遇迎來‘創業’的春天。”

      作為前輩,馬天琛與青年創客們分享了自己的成功之道。他表示,青年創客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夢想,不要把利益作為企業發展的終極目標,要把創業當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來做,小到為自己,大到為國家,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這樣企業才能發展,這才是“創業者”應該踐行的中國夢。

    ?

    ?

    ?

    相關鏈接:

    以知識產權保障和激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_央廣網
    毛大慶:馬拉松和創業有泡沫 吻合時代最美好
    新華網助力香港青年內地創業更接地氣
    擁抱互聯網創業 上海準備批量“生產”馬云

    ?

    相關鏈接:
    擁抱互聯網創業 上海準備批量“生產”馬云
    新華網助力香港青年內地創業更接地氣
    毛大慶:馬拉松和創業有泡沫 吻合時代最美好
    以知識產權保障和激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_央廣網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劉尚君] [編輯:林道亨]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