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遼寧全運會閉幕式上,天津市市長黃興國接過全運會會旗
12月10日,國家體育總局召開里約奧運備戰動員大會,首次成立了奧運會選拔工作監督小組。局長劉鵬要求深挖“金牌至上”的政績觀扭曲了體育精神而引發種種問題的根源。這之前,總局宣布取消全運會的金牌榜、獎牌榜設置。過去幾十年,全運會曾是香餑餑,如今卻已不再搶手,2021年全運會僅有陜西省提出申辦。而在十年前的第10屆全運會,則有江蘇、浙江等5省同時爭辦。?
陣痛?全運金牌榜取消鬧烏龍
2017年天津全運會注定會寫進中國體育史,它將成為首屆不設金牌榜和獎牌榜的全運會。體育總局的這個決定看上去很容易做出,但過程卻讓人哭笑不得。
今年1月26日,中央紀委監察部公布了長達9000余字的《中共國家體育總局黨組關于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其中一段是這樣寫的:“從評價指標方面引導全國體育界樹立正確的體育政績觀。體育總局取消了亞運會、奧運會貢獻獎獎項的評選,對全運會等全國綜合性運動會只公布比賽成績榜,不再分別公布各省區市的金牌、獎牌和總分排名。”
通報出來后,很多人都在疑惑,取消全運會金牌榜、獎牌榜這么大的事情,怎么不是體育總局自己公布,而由中紀委非正式宣布呢?很快,這一疑惑有了答案。1月30日和2月2日,體育總局官網上陸續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運動會競賽規程總則(草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冬季運動會競賽規程總則》。這兩份通知中顯示,第十三屆全運會和冬運會仍會公布金牌榜、獎牌榜和總分數。
2月6日,體育總局官網刊登了一份題為“國家體育總局新聞發言人談話”的說明,稱系工作人員失誤所為,將尚未最終定稿的《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競賽規程總則(草案)》刊登了出來。這份聲明重申,“對全運會等全國綜合性運動會只公布比賽成績榜,不再分別公布各省區市的金牌、獎牌和總分排名的具體要求和內容沒有任何改變。”一場風波就此結束。
走勢?2021全運會僅一省申辦
全運會是國內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其原意是為國家的奧運戰略鍛煉新人、選拔人才。
1994年,國家體委開始實行“奧運與全運掛鉤”政策,奧運獎牌折算為全運獎牌,以全運會為考核周期,一并算賬。這一政策的實施,一定程度上滋生了以全運會為軸心的諸多腐敗現象,暗箱操作、服用禁藥、操控比賽、官員和裁判受賄等問題時有發生。
全運會始于1959年,鑒于當時國內經濟等各方面條件,前9屆全運會一直由北京、上海、廣東三地輪辦。2001年初,國務院發布《關于取消全國運動會由北京、上海、廣東輪流舉辦限制的函》,允許有條件的省市申請舉辦全運會。同年6月19日,江蘇以39票擊敗遼寧、浙江、湖北和陜西,獲得2005年第十屆全運會舉辦權。此后,全運會離開北上廣,山東、遼寧分別承辦了第11屆和第12屆全運會。2017年,天津市將承辦第13屆全運會。
根據體育總局2021年全運會申辦流程,今年10月31日是各省區市遞交申辦報告的最后期限。最終,只有陜西省一個單位遞交了申辦報告。根據《全國運動會、全國城市運動會申辦辦法》規定,當申辦單位只有1個時,該申辦單位經審查符合條件可自然當選承辦候選單位。2011年,陜西省曾申辦過2017年第13屆全運會,最終以一票之差輸給天津市。
同類項
中國足協脫離行政
3月16日,國務院印發了《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當天下午,體育總局召開發布會,中國足協主席蔡振華表示從此沒有了中國足球運動管理中心這塊牌子了,“一套人馬、兩塊牌子”就此成為歷史。
改革大半年來,足管中心的牌子沒了,中國足球“亞洲三流”的帽子卻沒丟,世界杯外圍賽只剩理論上的可能。12月16日的足代會終于有了點政策上的起色,總局明確不再插手各級國家隊球員的選拔、參賽、管理和各級國家隊主帥選聘等工作,均由中國足協來完成。
羽超終有職業樣子
新賽季羽超聯賽進入到第5年,終于有了一點“職業聯賽”的樣子。此前4年,羽超像是小孩過家家,賽期不固定,賽制也是隨心所欲地花樣百出,把訓練中的三打三變成正式項目,把國際通行的21分制改為11分制度。更離譜的是,有一年還增加了業余球員比賽。新賽季,羽超找到了6家贊助商,且有了冠名商,不用再紅著臉裸奔。錢有了,總得整點像模像樣的東西出來。于是,新賽季羽超鎖定在12月以及明年1月期間進行,國家隊為此也更改了冬訓安排,盡管轉年就要面對里約奧運會。
行業體協試點脫鉤
11月24日,民政部下發《關于公布2015年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脫鉤試點名單的通知》,通知中公布了2015年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脫鉤試點名單。
這份名單涉及體育的有14個行業協會,包括電力體育協會、全國體育運動學校聯合會、中國兵器工業體育協會、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中國化工體育協會、中國火車頭體育協會、中國煤礦體育協會、中國企業體育協會、中國少數民族體育協會、中國石油體育協會、中國體育場館協會、中國體育集郵與收藏協會、中國體育用品聯合會和中國中學生體育協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