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山西省紀委消息:經山西省委批準,山西省紀委對呂梁市市委原常委、副市長張中生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
經查,張中生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為掩蓋違紀事實,勾結不法商人,偽造證據,訂立攻守同盟,對抗組織審查;嚴重違反組織紀律,未經組織批準,擅離職守,數十次私自出境;嚴重違反廉潔紀律,收受禮金,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企業經營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索取、收受巨額財物;嚴重違反工作紀律,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和影響力,長期與不法商人相互勾結,為不法商人及所屬企業充當保護傘;嚴重違反生活紀律。其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索取、收受財物等問題涉嫌犯罪。
張中生身為黨員領導干部,目無黨紀、心無敬畏,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性質特別惡劣、情節特別嚴重。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經山西省紀委常委會議研究并報山西省委批準,決定給予張中生開除黨籍處分,取消其退休待遇;收繳其違紀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線索及所涉款物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山西省紀委)
張中生簡歷
張中生,男,漢族,1952年11月生,山西省柳林縣人,1969年7月參加工作,1975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函授本科學歷。
1969年中陽縣糧食局保管員、糧站站長、糧油加工廠廠長。
1983年中陽縣食品公司經理。
1985年中陽縣工商局局長。
1987年中陽縣財政局局長。
1990年中陽縣副縣長(期間:1992年8月至1994年12月中央黨校函授學院政治專業學習)。
1993年中陽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
1995年中陽縣委副書記、常務副縣長。
1996年中陽縣委副書記、縣長。
1998年中陽縣委書記。
2003年6月呂梁行署副專員、黨組成員。
2004年7月呂梁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
2009年7月呂梁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
延伸閱讀:
【“呂梁教父”張中生被指受賄超6億 包養多名情婦】
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公布政府權力清單,減少或下放審批權,這些改革一直在推進。但在權力膨脹的慣性下,如何讓一些官員的貪婪之手服膺限權原則,是必須在實踐中摸索、糾錯的。
據報道,呂梁市原副市長張中生案件已被移交山西司法機關。當地相關人士稱,呂梁市委常委會已內部通報張中生案情,其受賄額超過6億元,而涉案金額更高達25億元以上,已知有11位煤炭富豪向其大額行賄。
如果其受賄金額確如相關報道所言,大概又要創造一個受賄額新紀錄了。還有公開報道稱,張中生在中陽縣二郎坪上有某民營企業給他修的別墅群。在呂梁、離石、太原、北京、上海、珠海等地,他有房產,并包養情婦數人。
只有“權錢交易”才能解釋清楚張中生是如何聚斂錢財的。張中生長期在呂梁及下屬中陽縣任職,他曾大力扶持中陽鋼鐵有限公司的發展,“要地給地,要政策給政策”。據聞當地企業家賈廷亮也卷入張案,他有句名言:“資金的運作是一門科學,特別體現一個企業的智力,如果掌握了規律,一切都很容易解決。”這套哲學,不知道是否用于處理他與張中生的關系。
張中生受賄不知始于何時,但據媒體報道,其中一個“風口”,是多年前山西省實施的煤炭行業兼并重組。這項工作由當地政府部署與主導,原則上采取市場化步驟,但正如當地干部分析的,“這種民營煤炭企業之間的兼并重組,貌似純粹市場化行為,但其實帶有濃厚的行政審批色彩”。為了爭搶優質資源和保留主體地位,部分民營企業家對擁有審批決定權的官員大肆輸送利益。而張中生長期分管當地煤炭行業。
在當年山西全力推進煤炭行業重組之際,輿論就大聲呼吁,這種行政意志主導的行業重組,必然會帶來權力的尋租。“呂梁教父”倒了,但是,對當年的煤炭行業重組,又該如何評價?這或許也是一個值得繼續反思的契機。
近年來,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公布政府權力清單,減少或下放審批權,這些改革一直在推進。但在權力膨脹的慣性下,如何讓一些官員的貪婪之手服膺限權原則,如何讓這些原則落到實處,是需要我們認真研究,也必須在實踐中摸索、糾錯與堵漏的。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不是有原則就行。比如煤炭行業的兼并重組是當地政府提出的政策目標,并“手把手”把這事給辦了,動作快,效率高。但留誰不留誰,哪家企業兼并哪家企業,很可能就由張中生說了算,這正是企業主們紛紛向他行賄的原因。
現在很多市場行為有名無實,要使之貨真價實,關鍵還是科學劃定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并在實際的權力運行當中,恪守這一邊界,不再給“呂梁教父”這樣的人提供腐敗的空間。
當市場由法律、政策與標準說了算,官員能夠上下其手的空間就有限了。政府放手之后,有法律規范的自發市場秩序就會建立起來,并形成新的慣例和文化,重塑企業與政府及其官員的關系。
?
?
相關鏈接:
澄邁縣民政局原工會主席王梅蓮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