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發
25日上午10時零8分,今年全國的第200億件快遞寄出。在國家郵政局安全中心,監控屏幕上來自全國的快遞數據量以秒速更新:每秒投遞2911件、每秒攬收快遞111件、每秒產生267件快遞面單。
中國的快遞企業現有1.4萬個,快遞業務量從100億件到200億件,僅僅用了432天。
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密集型加速升級
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十二五”初期,2015年快遞業務量目標定為61億件。“十二五”期間,我國快遞業年均增速達54.6%。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背景下,如此高速增長的行業并不多見。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司長韓瑞林說:“200億雖然只是一個數字,卻涵蓋了快遞基礎設施建設、安全管理、服務創新方面的進步。”
“十二五”期間,我國快遞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據統計,全國新建、在建快遞物流園區超過200個,以無錫蘇南、貴州龍里、天津武清為代表的園區產業集聚不斷增強。
韓瑞林介紹,從全國范圍看,快遞業已基本具備為3.77億農村人口提供寄遞服務的基礎能力。全國鄉鎮快遞服務覆蓋率已超過70%,部分東部省份已經實現“鎮鎮有網點”。
快遞業正在由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密集型加速升級。在服務創新方面,隨著電子運單、自動化分揀、智能化終端技術廣泛應用,快遞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智能快件箱、快遞公共服務站、連鎖商業合作、第三方服務平臺等新業態不斷涌現,為社會提供更優質的末端服務,也提供了更多的創業機遇。截至今年底,全國主要城市安裝智能快件箱已逾6萬組,投遞快件逾2億件。
從簡單服務型向全社會價值鏈延伸
“從簡單的服務型產業向全社會價值鏈進一步延伸。”韓瑞林說,從服務百姓需求,到主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快遞業為推動流通轉型、消費升級作出了貢獻。
“全年200億件,平均到全國人均達到15件,一線城市比重可能更高。在北京,每天快遞量達800萬件,基本上每3個人1天就有1件快遞。”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估算。
目前快遞已經成為支撐電商發展的主渠道。2015年,行業支撐網絡零售交易額超3萬億元。
“中國快遞業已經成為透視國家經濟的窗口,體現了新業態的崛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魏際剛說。
快遞下鄉對溝通城鄉的流通,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特別是農民的生活意義重大。在很多農村地區,利用快遞網絡打開農產品市場成為當地政府扶貧、致富工作的有力抓手。2015年,農村地區收寄和投遞包裹量超過50億件,帶動農副產品進城超過500億元、工業品下鄉超過2500億元。
多種方式進軍海外市場,能力逐步提升
在跨境電商方面,已經有多家快遞企業通過開設分公司、設立海外倉、合資合作等不同方式進軍海外市場,訂單處理、跨境運輸、海外倉儲、境外配送等能力逐步提升。
目前,郵政EMS、順豐、圓通3家企業已經建立了自有航空公司,自有全貨機超過90架。而2014年,全國全貨機只有104架。我國快件量占國內貨郵吞吐量比例已超一半。韓瑞林說,僅美國聯邦快遞一家企業就有600多架全貨機,從這點看,中國快遞企業和國外巨頭的差距還很大。
“美國聯邦快遞為什么強?不是強在數量,而是勝在附加值高。比如運送一個心臟起搏器,就要求運送時間精確到分鐘。”韓瑞林說,快遞不僅要快,還需要定制化的快,只有實現了服務的最優化,才能實現產業的高附加值。目前,以順豐速運為代表的民營快遞企業紛紛推出當日達、次日達等定制化服務。
(據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 記者趙文君、齊中熙、樊曦)
?
?
相關鏈接:
美公司開發機器人快遞:貨物30分鐘內送達?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