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大慶
上周,CCTV體壇風云人物公布了各個獎項的提名,前萬科高級副總裁毛大慶的名字出現在了“年度大眾體育精神獎”中。這一略帶跨界意味的提名,讓人有些意外。實際上,他已是跑圈赫赫有名的“慶慶哥”,跑過東京、柏林、倫敦、紐約、芝加哥、波士頓,俗稱“六大滿貫”的馬拉松賽事,還外加北極馬拉松。百忙之中,毛大慶通過微信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的采訪,他直言,“沒有馬拉松,我今天也不會選擇創業。”
以賽代練馬拉松收獲創業
曾經有一個段子描述過萬科的跑步文化——“出門跑不了5公里,你都不好意思在萬科待下去。”
作為前萬科高級副總裁,毛大慶顯然是其跑步文化的“開風氣者”。不過,毛大慶平時的訓練卻和很多高管不太一樣。比如,萬科總裁郁亮,幾乎每個月都會抽時間完成一次20到30公里的長距離訓練。而毛大慶卻選擇以賽代練,“時間不寬裕,基本是以賽代練,利用有限的周末,一年參加十幾場馬拉松。”
以賽代練,其實要求更高,需要克服的生理和心理極限更大。談及已不及勝數的全馬錘煉,毛大慶自言收獲非常大,“(最大的收獲是)積極的心態,堅持不懈的勇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活出了不一樣的自己。沒有馬拉松,我今天也不會選擇創業。創業同樣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很累、很孤獨,即便做足充分的準備還是會遇到種種艱難、筋疲力盡,甚至想要放棄。但既然選擇了創業,就看誰耐得住了。創業就是在體力、心力、意志力的共同作用下,堅信只有向前這一條生路。由此而言,跑步已經成為了我的信仰。”
只管向前北極馬收獲感悟
跑遍六大滿貫,無疑是所有跑者的終極夢想,幸運如毛大慶,竟然還是“6+1”,距離傳說中的“6+2”(六大滿貫加南北極)只差一步。
談到印象最深的馬拉松,毛大慶也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北極馬”。“最難忘的北極圈馬拉松,四天在極地幾乎與世失聯的生活,環境寂靜得讓人窒息,除了限定地點的WiFi信號,其余幾無移動通訊的可能。我還從來沒有過任何一次比賽在起始才三公里就已經覺得自己肯定堅持不了,也沒有任何一次比賽會不停地在爬坡、再爬坡,沒有盡頭。周圍前后見不到任何一個人,只有你自己陪伴著自己。從來沒有一個比賽,其過程讓人思緒翻涌,而這次卻對創業與人生有了無比直觀的類比!”
漫漫冰天雪地中,毛大慶第一次在比賽中如此徹底地思考人生,“很多時候,置之于死地,往往會看到奇跡的發生。說起北極馬拉松,也許很多人想到的全是美麗的風景,其實,你更會觸摸到的是難以捉摸的自然、無垠的寂寞和絕望,以及讓你覺得自己小得不值一提的遼闊世界。”
大眾體育讓人自我成就
馬拉松給予毛大慶的感悟和改變是巨大的。過去一年,毛大慶領銜的公益跑團“毛線團”以及“毛線團愛心體育公益基金”的設立,讓他得以幫助更多的人實現體育夢想。“毛線團”以跑團眾籌的方式,舉辦了十幾次活動,捐助過8所學校,幫助中國貧困地區體育設施建設,培養體育人才。毛線團也在一次次的活動和愛心捐助中,得到壯大,成員從最初的26人發展到478人。
這份公益體育事業的成就,讓帶頭大哥毛大慶提名大眾體育精神獎,而在他自己心目中,對于“大眾體育精神”的理解則是:“一種不用翻譯的國際性通用語言,它跨越了職業,地域,信仰,讓所有參與者可以自由交流,它不但承載了友誼與團結、和平與公平、關愛與尊重等等精神內涵,更重要的是讓每位參與者都能幫助他人,成就自己,每一位參與者付出自己的一份努力、熱心與激情,都能收獲自己的一份成就、感動與積淀。”
作為馬拉松智慧擔當,毛大慶對于各個城市風風火火的馬拉松比賽,也有自己客觀的看法,“馬拉松不僅是一項群眾參與性強、社會影響力大的景觀運動,更重要的是這項體育賽事已成為提升城市管理經營水平、文化內涵和增強城市凝聚力的助推器。馬拉松賽在為城市帶來社會效益的同時,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