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中國將在杭州舉辦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圖為空中俯瞰杭州錢江新城。
圖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標識。12月25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正式成立。
11月15日至16日,G20峰會在土耳其安塔利亞舉行。圖為G20峰會媒體區的一塊背景板。
11月30日,IMF批準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圖為IMF總裁拉加德(右)接受采訪。
12月12日,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通過全球氣候變化新協議。
12月16日,美聯儲宣布啟動加息,紐約股市三大股指上漲。
12月19日,世界貿易組織第十屆部長級會議閉幕,各方在一系列貿易談判中達成歷史性成果。
12月5日,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落下帷幕。
2015年,世界經濟的列車在崎嶇的復蘇之路上蜿蜒前行,增速放緩。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火車頭作用顯著,備受各界關注。總體看,今年的世界經濟各項指標喜憂參半,全球增長格局繼續分化,各國就業市場有所改善,大宗商品價格不斷探底,部分經濟體通貨緊縮風險加劇。國際貿易持續低迷,區域合作取得一些進展,國際直接投資有所恢復,跨國資本流動相對活躍,主要國家匯率波動加大。全球總債務水平仍處歷史高位,金融市場跌宕起伏。
為使廣大讀者更好地把握世界經濟一年的進程,經濟日報日前評出“2015十大國際經濟新聞”。本次評選活動采取網上投票方式,廣大讀者及社會各界人士通過登錄中國經濟網http://intl.ce.cn/zhuanti/2015/gjxw/,查閱備選條目,按規程投票,投票結果結合專家論證,最終選出今年的“十大國際經濟新聞”。
中國經濟保持平穩增長
“十三五”規劃建議 為全球帶來新機遇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6.9%,就業、消費、居民收入、能耗等主要指標運行在合理區間,呈現出增速換擋、結構優化與動力轉換有序推進的發展勢頭。在國內外經濟共同轉型、世界市場需求低迷的大環境下,中國經濟實現7%左右的增長來之不易。保持中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成為全球經濟穩定器,而中國推出的“十三五”規劃建議讓全球看到了搭上中國改革發展快車的新機遇,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中國力量。
亞投行受到積極響應有望彌補亞洲基建缺口
6月29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代表在北京出席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簽署儀式,標志著成立亞投行及其日后運營有了各方共同遵守的“基本大法”,邁出籌建最關鍵的一步。作為旨在支持基礎設施發展的多邊金融機構,亞投行的成立將有助于從亞洲域內及域外動員更多的亟需資金,緩解亞洲經濟體面臨的融資瓶頸,與現有多邊開發銀行形成互補,推進亞洲實現持續穩定增長。12月25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正式生效,標志著亞投行在法律意義上正式成立,全球迎來首個由中國倡議設立的多邊金融機構。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