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羅津
去年6月,黨中央專門召開座談會,特別強調要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下更大功夫。去年12月,我省召開全省扶貧開發進村入戶調查培訓電視電話會議,將開展一次深入、全面、徹底的進村入戶調查,摸準扶貧對象、找準致貧原因、選準脫貧路子。與此同時,海口也沒閑著,近年來在幫助貧困村和貧困人口脫貧上持久攻堅、成效顯著,精準地打好扶貧“組合拳”。
過去:基建落后缺乏資金
“海口貧困村主要分布在羊山地區和南部邊遠地區。”說起過去的貧困村情況,市扶貧辦主任謝助蛟表示。據介紹,海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元以下的貧困自然村有145個、64892人、14441戶,分別占全市總自然村、全市農業總人口和總戶數的6.6%、10.1%和9.0%。
很多貧困村村民還停留在看天吃飯的階段,臺風、暴雨、干旱等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較大。同時,由于地理環境等因素影響,羊山地區適宜農業耕種的土地少、土層淺薄,且長期缺水。不少貧困地區因為生產性資金投入較少導致農田水利、交通基礎設施薄弱,許多農田成為望天田,澇旱失收。
過去,行走在這些貧困村的田間地頭,大多只能看到水稻,高附加值的經濟作物和養殖業發展規模很小。據了解,全市貧困村種植水稻3.53萬畝,瓜菜1.32萬畝,果樹0.19萬畝,熱作0.89萬畝,甘蔗0.15萬畝,短期經濟作物0.45萬畝,林業0.41萬畝。
“貧困村村民嚴重缺乏發展生產資金,生產投入不足。”謝助蛟說,如種植橡膠需要投資六七年的非生產期管理成本,貧困地區農民缺乏資金發展橡膠生產,坡地多數用于種植大豆、甘蔗等旱地短期作物,收入低。除了產業落后,一些貧困村的水、路、電等基礎設施建設也比較落后,導致交通不便、信息閉塞,鮮有商販上門收購農產品,致使經濟發展緩慢。
此外,一些貧困村的科技、文化、教育相對落后,人口整體素質不高。全市145個貧困自然村中勞動力總人數為28923人,其中小學文化12152人、初中文化12365人、高中文化4406人。因此,貧困地區農民經濟主要的來源之一是外出務工,全市貧困村農民外出務工0.61萬人,利用農閑打工0.67萬人。
如今:造血扶貧精準發力
有了科學數據,才能進行精準扶貧。對此,市扶貧辦成立建檔立卡“回頭看”領導小組,按建檔立卡之精準扶貧對象、精準脫貧需求、精準幫扶責任、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指標數據、精準脫貧成效的要求,認真分析并核實數據庫信息。針對科學數據和貧困村致貧的原因,海口制定出一套套精準扶貧“組合拳”。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造“新窩”。通過修建村路、巷道,建設黨員活動室、文化室等,整治“臟亂差”問題,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據不完全統計,“十二五”期間,海口投入2個多億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受益人口6萬多人。
“十二五”期間,海口完成11個村委會(86個自然村)的整村推進工作,并且全部通過考核。去年兩個整村推進的瓊山區舊州鎮道美村委會和美蘭區大致坡鎮金堆村委會,如今面貌煥然一新,村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造血式扶貧“改窮業”。為發揮貧困人口的自主脫貧能力,從產業上扶持上規模的靈芝、花卉、檸檬、檳榔、油茶樹、紅肉山柚等種植項目和雞、鴨、鵝、黑山羊、果子貍等養殖項目,以及農田水利整治項目。據初步統計,“十二五”期間,海口投入約1.7億元用于產業發展,受益人口6萬多。為村民實現可持續增加收入提供了平臺,逐步實現了由“輸血式”幫扶向“造血式”幫扶的轉變,有效降低返貧率。
培訓技能“拔窮根”。海口加快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據不完全統計,“十二五”期間,海口實施貧困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45期,培訓人數約6000人次,共轉移勞動力3510人次;開展“雨露計劃”,輸送367人進入中專學校學習;積極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開展扶貧創業培訓4期,培訓人約45人次,扶持貧困地區農民自主創業;結合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組織開展農村實用技術105期,共培訓農民約9560人次,提高貧困地區群眾科技致富本領;開展政策業務培訓,到實地去宣傳、以現身說法的方式提升貧困地區干部綜合素質,增強帶動貧困地區群眾穩定增收脫貧能力。
近日,國家統計局海口調查隊與市農業局、市統計局聯合開展了“海口貧困村農民收入抽樣調查”,結果顯示:145個貧困村的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過3000元,都達到了脫貧標準。
未來:鞏固成果共同致富
如今,雖然145個貧困村全部脫貧,但并不是所有村民都已脫貧,且很多脫貧的村莊缺少成規模的產業發展項目,脫貧基礎難以鞏固,扶貧工作仍需努力。
大多數貧困村土地資源有限,缺乏技術和市場信息,只能按照傳統農業選擇一些零星分散的普通種養項目拓展經營,很難形成產業規模和經濟實力,能給貧困群眾帶來持續穩定收入的主導強優產業屈指可數。謝助蛟表示,多數幫扶項目屬于環境整治、道路建設等基礎性、公益性項目,能夠直接產生經濟效益、有針對性的扶貧項目相對較少。
扶貧貼息貸款是加大貧困地區投入、加快實現脫貧致富目標的重要手段,但實際操作中,卻出現扶貧貸款貸不了的反常現象。主要原因是貧困戶農民小額貸款對象是低收入者,經濟實力差、缺乏償債能力、無擔保物,導致銀行不愿貸款給貧困農戶,且規定的貼息貸款周期短、貼息額度小、手續繁多、執行難。
針對這一現狀,我市制定了扶貧規劃:在2018年前全面完成建檔立卡中貧困人口16639人的任務,用兩年時間鞏固脫貧成果;做好11個村委會整村推進村工作;加強鞏固我市145個貧困村莊中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比較薄弱的村莊,繼續扶著走兩年。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7億多人摘掉貧困帽子。海口亦持續用功,精準扶貧、狠拔窮根,逐步幫助貧困村實現全部脫貧,共奔富裕路成為一個漸行漸近的美好現實。
(海口網1月4日訊)
?
?
?
相關鏈接:
新聞聯播聚焦海南旅游:旅游產業鏈串起精準扶貧?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