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業主委員會早已不是什么新生事物,自2003年9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業管理條例》首次生效,條例就明確提出業主委員會。時間已經過去了12年,然而,海口目前業主委員會成立率仍很低,80%以上小區沒有成立業主委員會。近日,記者走訪海口發現,多數小區往往就是因為沒有業主委員會,物業的管理缺乏監督,管理不到位。多數業主希望小區快點成立業委會,而物業公司也希望成立業委會,也很想協助業主成立業委會,方便管理和溝通。海口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認為,真正的業主委員會,應該為了維護業主利益,跟開發商、物管公司協調溝通解決問題,而不是對抗維權。
怡和園小區業主羅列原物業不作為六宗罪
怡和園小區業主們向記者回憶起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時的情況。“原物業對小區基本的維護保養都沒有,更別提服務質量,同時不尊重業主,態度驕橫、冷漠,正是因為這些,廣大業主才要求成立業委會。”業主委員會負責人蔡先生說,他們給原物業列出了六宗罪。
1、2014年7月后,由于原物業的各種原因,小區6部電梯開始停運,剩余的8部電梯長期超負荷運作,運行也不平穩,給廣大業主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
2、小區消防設施、圍墻的紅外報警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等由于長期缺少維護,受損嚴重,也無任何維保記錄,小區居民完全沒有安全感,僅2015年上半年就發生4起偷盜事件;
3、三林物業執管后期,小區綠化幾乎無修剪,臟亂無序,蚊蟲滋生;“威馬遜”臺風過后,小區部分樹木歪斜、枯死,未見處理;
4、空中花園和道路邊的燈柱損壞,未見維修;
5、小區的應急發電機長年不維護,無保養記錄,發電機多處漏油,機房滿地都是漏出各種油液,現場簡直觸目驚心。
6、由于缺少必要的降溫設備,高低壓配電房長年在50度左右的高溫環境中運行。據供電局專業技術人員分析,配電房再這樣運行下去,只要四、五年時間,價值好幾百萬的設備就會提前老化而報廢。
蔡先生深有感觸地說,業委會成立的過程也是歷經磨難,但是最終在廣大業主的堅定支持下,經業主代表們據理力爭,才能順利成立業委會,今后將規范業主大會和業委會運作。
怡和園小區業主成立業主委員會 炒掉原物業
怡和園小區業主委員會另一位負責人陳先生告訴記者,他們成立業主委員會后,經過投票,炒掉原物業。原物業管理期間對業主服務態度冷漠,對小區管理不作為,對小區大型設備不維護不檢修,業主委員會成立以后征求業主們意見,提出兩個月時間整改,但是原物業沒有進行整改,所以業主委員會在大部分業主的統一意見下要求原物業退出怡和園小區管理。請省、市物業管理方面的專家共3人與業委會成員2人共同組成的5人選聘團,在主管部門的監督下,客觀公正挑選新物業公司。
“辦理上述事情期間所遭遇的考驗、挫折,業委會成員從未對業主們講過,但參與其中的少數業主都有親身的體會,那可是稍微不慎,就會前功盡棄。”陳先生回憶說。
“新物業進駐小區后,對小區物業狀況進行詳細摸底清查后,小區的環境衛生、重要大型設備的維護等問題已經得得到有效解決。”業主程先生說,現在換了新物業,小區的環境衛生、重要大型設備的維護等問題都得到了解決,光是給綠化帶進行剪枝、割草、松土、刷防蟲石灰粉,清理綠化帶枯枝敗葉、雜物就清理出28車。
“我們成立業主委員會后,炒掉原物業,換了新物業,在業委會的監督下,小區的管理才一步步得到改變。”陳先生深有感觸的說,雖然在成立業委會的過程中,花費了不少精力,但是看到小區的環境在改變,付出得努力也值了,小區成立了業委會,并且更換了新物業服務公司,有了一個良好的開始,業主們也都會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成果。
金山小區業主盼望成立業主委員會 以便更好維權
記者在走訪過程中了解到,不少小區業主盼望成立業主委員會,以便更好監督物業,維護業主權利。
說起小區成立業委會的事情,市民趙先生有些激動:“我一直認為如果業主一個人遇到問題,去找物業,肯定是比較難解決,說不定還會產生言語爭吵、肢體沖突,但是如果通過業委會去溝通,或許就容易解決了。”趙先生說,他一直堅持成立業主委員會,也有組建業委會的經歷,當時小區有百來戶,物業公司動不動就漲物業費,在管理上不到位,他們就決定成立業委會,拿著宣傳單,挨家挨戶找業主簽名,過程相當周折。
“金山小區有一個臨時業委會,但是部分職能是沒有的,跟正式的業委會沒法比,沒能起到幫助業主維權的作用。”金山小區的楊先生說,前些日子,開發商把電動車庫給上鎖了,不給小區業主停放電動車,十分霸道,導致現在很多業主們都將車停放到各自的樓下,后來,有些業主直接將電動車亂停放到樓底下,堵住消防通道不說,還私拉電線給電動車充電,這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雖然業主七嘴八舌討論,但也只是吵吵罷了,如果小區成立業委會,說不定可以通過更好的渠道去解決。
金山小區的物業人員告訴記者,小區在管理上確實存在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小區業主委員會的成立與否,與物管沒多大關系,他們也是希望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的,也很想協助業主成立業委會,方便管理和溝通。
相關人士:業委會應和物業協調溝通而不是對抗
記者從海口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了解到,海口市一共有大大小小2100家小區,但成立業主委員會的小區不足20%,沒有成立業主委員會的原因有多方面,但重要的原因是業主和物管對相關法律法規了解甚少。
海口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許多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的初衷,一開始方向就不對。在海口許多小區,當業主利益受損時,成立業主委員會就是跟開發商、物管公司對抗維權,而真正的業主委員會,應該作為業主大會下的執行組織,與物業管理企業一起協調溝通,監督物管依約履行義務,共同構造文明和諧小區。小區業主委員會是小區業主大會的執行組織,小區大小事務的決策權仍為小區業主大會;而小區物管為依照小區服務合約,在小區行使服務職能。小區業主委員會與小區物管是一種溝通協調的關系,但由于小區缺少業主委員會這一中介溝通協調環節,業主與物管對話的平臺缺失,在小區某些事項上溝通不暢時,原本同處一小區,服務與被服務關系的雙方,關閉了溝通協調的通道,就演變成了一種對抗。
去年12月20日,海口市“雙創”工作領導小組第15次全體會議明確指出,到2017年海口全市成立業主委員會的小區要達到80%以上。會議要求,各區、各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大摸底排查工作力度,進一步了解和研究海口市住宅小區(含大廈)物業管理中存在的核心問題,因地制宜,分類處理。解決小區物業管理問題所需資金,各區、各相關職能部門要列入政府財政預算予以保障。海口住宅小區(含大廈)原則上都要求成立業主委員會來管理,2017年海口全市成立業主委員會的小區要達到80%以上。
?
相關鏈接:
四川一小區樓房多處裂縫 客廳地磚崩裂像放炮?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