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有常州網友爆料稱,在武進汽車城服務中心的車輛購置稅窗口,國稅局的一名工作人員竟然在上班時睡覺,引起網友熱議。武進國稅窗口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常州本地媒體采訪時稱,2015年12月31日,有工作人員在工作時間打了個盹。就在輿論快要平息之時,網友再度發帖質疑,稱他是在2015年12月23日拍的打盹照片,而非該負責人所說的12月31日,國稅方面的回應有搪塞和包庇之嫌。(1月7日《現代快報》)
明明是下屬上班時間睡覺,卻偏要以“打個盹”遮掩;明明事發于正常的工作日,卻偏要謊稱是財稅收尾的“不對外”。窗口負責人如此睜眼說瞎話的“搪塞式”回應,不僅未能達成“趕緊將影響消除”的愿望,反而讓自身的包庇行為和本單位的不良形象,陷入“越描越黑”、“越遮越丑”的尷尬境地,以至陷入雙雙受到“通報批評”的糟糕結局。
正如有媒體所稱,國稅窗口辦事員上班時間打盹,雖違反工作紀律,但絕非不可原諒,告誡一下,改正就行。但相關負責人在接到群眾投訴第一時間的反應,并非直面現實的如實調查,而是千方百計地為下屬的錯誤開脫遮掩。豈知一句謊言出口,卻需百句謊言圓場。于是,諸如當事人“年齡大”、“有慢性病”、“工作太忙”等與事相關但真實性存疑的“解釋”托詞,便顯得有氣無力和難以服眾。
下屬犯了錯,身為直接上司的負責人緣何不能秉公執紀,依規處置,而要“挺身而出”地為其打圓場、釋責任。究其動因不外有二:一是落人情。上司在“關鍵時刻”為下屬員工擋風遮雨、消災避禍,可以博得感激、積蓄人脈、贏得聲譽;二是保自己。明知下屬上班睡覺違反工作紀律,但出于開脫自己管束不嚴、教導無方的管理責任的考量,公然編造謊言。
人們固然希望公務人員恪盡職守、遵章守紀,拿出滿腔熱情和蠻拼精神勤政為民,但并不指望他們日復一日地超負荷勞動,甚至帶病堅持工作,正如網友所言,有病就請假,上班當有上班樣。尤其不能容忍指鹿為馬、混淆是非、無中生有、弄虛作假的失德失信行為。犯了錯誤不可怕,只要用心改正就不難得到民眾諒解,最可怕和最可恨的,就是諱疾忌醫、文過飾非、以謊言忽悠和欺騙社會。從這個意義上說,遮掩搪塞比上班睡覺本身更為惡劣。
誠實守信是為人之道、社會之基,更是官員不可或缺道德素養。為“上班睡覺”打掩護、尋托詞并非小事一樁,其實質是關乎如何對待規章制度、如何善待民眾監督、能否根除四風頑疾、怎樣恪守誠信美德、如何體現責任擔當等深層次考量的大問題。圍觀“睡覺”門,不能止于就事論事的行為矯正和錯誤問責,而是需要舉一反三地追根溯源,查挖認知誤區,補齊素質短板。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