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馬拉松跑向何方
冬日暖陽灑在廈門海邊蜿蜒的賽道上,來自全國各地的跑友在此相聚,用雙腳丈量城市生活,開啟新一年的奔跑。中國馬拉松走過了噴薄的2015之后,馬不停蹄地迎來了更加洶涌澎湃的2016。
賽事運營如何“量質齊飛”
從2014年的51場到2015年的130多場,再到2016年預計的約200場,中國的路跑相關賽事“泡沫說”甚囂塵上。其實,與美國每年千余場路跑賽事相比,中國的馬拉松等路跑賽事在巨大人口基數的襯托下,反而顯得微不足道。
優質賽事更是稀缺資源。資深跑友無不將參加波士頓、倫敦、柏林等城市馬拉松視作榮耀。環境優美、服務保障到位、競技水平出眾、口碑優良的國內賽事仍是鳳毛麟角。
業內人士指出,提升賽事質量是系統工程,需要城市各個方面的協同配合。組委會可能由幾十個政府部門組成。辦賽公司往往調動不了安保、醫療等重要公共資源,政府在提升服務職能方面需要進一步提升。
運動裝備如何“深得人心”
亞瑟士、新百倫、圣康尼等國外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壟斷著國內高端跑鞋市場。松拓、佳明也是跑馬人士青睞的智能腕表。伴隨全民健身消費升級,國產體育用品企業逐步發力,打造更專業、智能、時尚的產品。
2015年“雙十一”,國產品牌宜準在天貓旗艦店智能運動手表類別銷量排行榜里,超過國外品牌成為第一。公司營銷總監艾琪認為,這是因為企業立足高精密制造基礎,主動尋求從電子表,戶外登山表到智能手表的轉型,滿足了跑友的“痛點需求”。
專家建議,企業還要加強大數據收集工作,分析運動發燒友、中間參與者、入門級族群等各層級消費者的消費特點,精準投放產品,滿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全民健身如何“科學多元”
曾經作為高危極限運動的馬拉松,在人們用腳投票的情況下,承擔越來越多全民健身功能。但全民健身不能只有馬拉松,更加多元的健身方式也在逐步得到推廣和認可,健身服務產品和項目愈發多元。除了常見的塑身、健美操,很多健身機構推出了拳擊、瑜伽等時尚項目,引進國際流行的健身方式,滿足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