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2015年網絡貸款,也就是P2P信貸行業風云不斷。新年伊始,網貸行業研究機構盈燦咨詢聯合網貸之家,發布了《2015年中國網絡借貸行業年報》。年報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年網貸成交量達到了9823.04億元,成交量相比2014年增長了近三倍,運營平臺數量增長了1020家,達到2595家。
與此同時,與網絡貸款的高速發展相比,網絡貸款平臺良莠不齊的現狀則更為棘手。根據年報顯示,2015年,近2600家網絡貸款中,問題平臺達到896家,占比高達三成以上,是2014年的3.26倍。居高不下的問題平臺數量,是否意味著網貸行業經營現狀不容樂觀?投資者選擇網絡借貸平臺,又該如何去偽存真?
網絡貸款,也就是所謂的P2P信貸,這種起源于英國的借款模式,通俗地說,就是:我要借錢,你想放貸,利息咱倆商量,市場由第三人負責提供。事成之后,你收本息,我付本息,風險均擔,而第三人只負責拿中介費。這個第三人,就是網絡貸款公司。
對于職業理財人來講,如何評估網貸平臺的資質與信譽,不是太難的事情,但對于大多數普通投資人來說,做到這一點,卻不那么容易。有人看重的是網貸平臺的高收益,有人看重的是資金安全。
但實際上,平臺規模大、資質齊全的網貸平臺出現問題,在過去的一年,并不是個例。這就是讓60多歲的老周想不明白的地方:一個有工商稅務營業執照登記、標的房產抵押物明細齊全、和他簽了電子合同、并且高喊打假的P2P平臺,卷走了他一輩子積攢的100多萬元養老錢。老周稱自己還想著年化利率超過股票,國家允許的,尤其,有房產抵押,他認為應該沒有什么疑問,而且經過再三審查。但是他們最終發覺都是空的。
前天,網貸行業研究機構盈燦咨詢聯合網貸之家,發布了《2015年中國網絡借貸行業年報》。用盈燦咨詢副總經理于百程的話來說,整個網貸行業,是“冰火兩重天”:一方面,整個平臺,包括行業規模大幅地發展,參與人數也是大幅發展,但另一方面,問題平臺充分暴露,去年達到896家,而這些年累加起來也就1300家。
于百程說,網貸行業年報中,平臺所暴露出的共同問題就是,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業發展了這么多年,信息披露這些問題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有的披露一部分,有的不披露,有的披露出來的數據造假,就是沒有一個規范的文件,讓大家怎么去披露。因為其實大多數的投資人對這并不是太懂。
互聯網金融研究者弈飛認為,目前,網貸行業整體上還是相對安全的,但不排除正常經營性風險的存在。比如一到年底,全行業都會有一個資金鏈緊張的狀態,可能給投資人兌付不了債權,沒辦法就只能宣布停止提現、倒閉甚至跑路,還有的就是純詐騙,給出比較高的利率,騙普通人去投。規避這些風險之后,正規的平臺還是占主流的。
問題與發展并存,也與規范有關。比如,2015年年中,《互聯網金融指導意見》出臺,這一互聯網金融的“基本法”,使得P2P網貸行業告別“無監管”時代。于百程說,之所以出現網貸行業的諸多問題,除了宏觀經濟下行、股市大幅波動、經濟犯罪偵查影響之外,國家層面的一系列規范文件和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2015年是政策的元年,因為政策很規范了,整個行業從原來的比較草莽,就是大家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沒有什么門檻,到2015年做了一些方向性的規范,一些企業可能覺得自己的不合規,也沒什么意思了,出現一些問題之后,有的就跑路了,停業了。這也就反映了行業從不規范到相對規范過程中的陣痛。
去年12月28號,《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由于其中界定了網貸的內涵,明確了適用范圍及網貸活動基本原則,重申了從業機構作為信息中介的法律地位,因而,被業內稱為網貸行業“基本法”。
目前,這一暫行辦法還在征求意見的過程中,好貸創始人兼CEO李明順表示,接下來就等著新規正式發布,而執行到位才是最關鍵。他表示,有的時候不是法律不夠全面,而是大多數情況下執法不到位,就是“劣幣驅逐良幣”。這次監管細則出來之后,重在去執行,而不是在于多么苛刻的法條。法律的出臺和執行并重,才能把這個行業做的更好。
不過,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保本并拿穩定的收益,比盲目追求高利息更重要。互聯網金融研究者弈飛指出,擇可靠的平臺,有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比如大的平臺一般都有知名的投資機構的投資,這樣可靠性就會好一些,因為機構會進行一些專業的調查。當然得先確認所謂的投資機構是不是真實的。再有一個基本的技巧就是分散投資,不能把資金全部都放在一個平臺,合理地分散到五到八家,這樣,出現失誤還能有回旋余地。
?
?
相關鏈接:
中國P2P網貸平臺已超2000家 部分為非法集資利用·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