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日,海南銀行位于海口海秀路營業部的大門徐徐打開迎客,宣告著這家海南本土銀行正式營業,載滿了對未來的希望與期待。
在各種金融機構紛至沓來、金融組織體系不斷完善的當下,海南銀行的設立,是我省順應經濟金融發展趨勢、提振海南金融形象、更好服務于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必然選擇和必然成果。
揚帆起航:承載夢想希望鑄起金融后盾
海南銀行的設立,標志著海南金融業的改革發展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
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海南人均生產總值一年一個臺階,已突破6000美元大關,經濟發展進入新的階段。海南金融也進入持續健康發展的快車道,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過6%。
“金融是經濟的核心,反過來其發展程度也必須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相匹配。”海南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劉家誠指出,隨著海南經濟社會近年來的穩步發展,特別是以國際旅游島為總抓手加快推進一系列重大項目建設,對金融服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激發市場活力、優化產業結構、抓住戰略機遇等方面看,都需要這樣一家本土銀行,更好服務海南實體經濟。”海南銀行董事長王年生說。為此,海南銀行在籌建之初就明確提出把支持國際旅游島、經濟特區和生態省建設作為根本出發點,與海南經濟社會發展方向保持高度一致,既在支持基礎設施、重點產業等項目建設上發揮作用,又在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上有所建樹,為加快建設國際旅游島加力添彩。
把握現在:完善組織體系釋放金融潛力
從2012年中信銀行設立海口分行開始,中國商業銀行業界響起了新的呼聲:“到海南去。”
近年來,中信、招商、浦發、興業、民生、華夏等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紛紛入駐,其他證券、保險、小額貸款公司、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等也大量進入,金融服務梯隊逐步壯大。
近年來,海南金融業始終保持穩定較快增長,占地方生產總值的比重約6%,成為拉動我省現代服務業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中改院海南研究所所長夏鋒認為,與海南“十三五”發展目標相適應的金融業產值占比應達10%左右。海南金融業還需要更多攪動這池活水的“鯰魚”,更好釋放出金融新力量的“鯰魚效應”。
與這樣熱烈的發展場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省唯獨沒有自己的省級地方法人商業銀行,成為全國唯一沒有省級獨立法人商業銀行的省份。“這是海南金融組織體系的一塊短板,表明我省金融組織體系仍不健全,地方金融的活力和潛力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夏鋒表示。
海南銀行,終于為海南金融補上了這個組織體系中最短的短板,推動海南金融以全新的面貌走向未來。為了順應海南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提升服務國際旅游島建設的能力,海南銀行正在重點推動實施海南銀行自己的“五個一”工程,提出了一個目標,以建設做精、做優、做特的上市銀行為目標;一個中心,以服務國際旅游島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消費金融和產業金融;一個重點,堅持實體銀行和網絡銀行同步發展,重點打造互聯網金融;一個模式,構建小微金融服務新模式;一個隊伍,建設政治可靠、業務熟練、作風過硬的員工隊伍。
創造未來:釋放鯰魚效應構建本土優勢
實際上,專家講的“鯰魚效應”已初步顯現。
“感覺近年來海南的市場競爭更激烈,客戶的選擇更豐富,各銀行的市場開拓更加深入。”一家銀行的支行行長告訴記者,這種競爭是良性的,“最終是客戶、市場、銀行的共贏”。
在這樣的良性競爭格局下,我省金融服務日益向專業化、個性化、多元化方向發展。這使新生的海南銀行有了發揮優勢加快發展的廣闊空間。海南大學金融系副教授雷俊認為,全國性商業銀行在瓊分支機構一方面很難專門針對海南的情況“定制”產品和服務,一方面內部層級和流程較多,某些業務的速度受到限制。因此,這正是本土銀行可以充分發揮的優勢所在。
“地方法人商業銀行的優勢就在于源于地方、貼近客戶、反應迅速。”王年生表示,海南銀行秉持“海納百川、至誠行遠”的核心價值觀和“更懂海南人、更系海南情”的服務理念,將努力發揮優勢、優化金融服務,建設普惠金融、特色服務、精品銀行。
海南銀行于2015年9月1日揭牌試營業,2016年元月1日正式營業。4個月的時間雖短,金融服務穩健起步,系統運行安全順暢,同業合作深入開展,取得了良好開局。總資產已于2015年12月29日突破百億元,充分展現了這家新機構良好的發展態勢和強勁的發展動力。
海南本土銀行,更懂海南人,更系海南情,正以獨有的海南特色,在金融發展史上寫下新的篇章。
?
?
?
相關鏈接:
揭秘色情網站掘金內幕:暗藏病毒竊取銀行卡密碼?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