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11日電 (記者陳康亮)暫停熔斷機制之后,中國A股似乎仍未能走出“跌跌不休”的尷尬局面。11日,中國A股遭遇“黑色星期一”,具有代表性的上證綜指重挫5.33%,逼近3000點大關。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6年以來的6個交易日中,滬指已三度單日跌逾5%,累計下跌14.76%;其他股指則“更受傷”,中小板指數累計下跌19.64%,創業板指數累計下跌22.39%。
7日,僅實施4天的指數熔斷機制被連夜叫停,這一舉措讓部分業內人士看到市場企穩的跡象,市場此后也給出積極反映,8日滬指即反彈近兩個百分點。然而,好景不長,本周一的大跌再度引發投資者的擔憂。
東北證券策略分析師沈正陽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熔斷機制并非引發近期股市持續下跌的原因,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助跌的作用。從目前情況看,市場并未有明顯的利好出臺,而此前股指的連續下跌、人民幣匯率的持續走低以及股市改革不及預期等因素,使得投資者的信心低迷。
投資者信心的疲軟似乎在融資融券的數據上亦得到反映。根據滬深交易所公布的數據,滬深兩市上周的融資融券余額約為1.12萬億元人民幣,和2015年最后一周的數據相比,下降4.4%,這已是滬深兩市兩融余額連續5日呈下降趨勢,并創下2015年11月13日以來的低點。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宏觀經濟與政策主管周景彤對中新社記者說,在匯率貶值等因素的基礎之上,投資者對A股的估值和業績的預期下降,此外疊加大股東解禁令到期、注冊制推出在即、熔斷機制等因素,造成了近期A股的大跌。
針對未來的走勢,國元證券策略分析師鄭旻認為,當前由于市場技術指標破位、資金面短期也不太寬松,情況并不樂觀。不過當前相比去年6月的下跌,目前市場的杠桿率、指數點位均已降低不少,且“國家隊”救市已日漸成熟,前述因素有利于支撐市場不會出現持續大幅殺跌的狀況。
對此,沈正陽亦表贊同。沈正陽認為,考慮到3000點左右是去年股市9月份反彈的主體運行區,料將有較強的抗跌性;但一旦跌破這一心理關口,滬指可能加速下跌,觸及去年股市異常波動期間的最低點。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則呼吁,為維護市場的穩定,上市公司應該放緩減持,對于大宗交易等減持途徑應該加以限制;各個上市公司應該共同負擔起穩定股價的任務維護長期價值;大股東增持及上市公司回購適時展開;國家隊應出手穩定市場。
?
?
?
相關鏈接:
千股慘現跌停 滬指3000點承壓再跌5%?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