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南昌一初中生被城管綜合執法車軋亡,涉事執法車輛隸屬于青山湖區湖坊鎮綜合執法大隊,一工作人員稱,涉事城管隊員系“臨時工”。
1月11日,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南昌市一些基層城管人員的制服并沒有統一規范,大多是各部門和街辦獨立采購;而在南昌市街頭,也可隨意在商店購買制服并更換“城管”字樣。而這種制服亂象的背后,與近年來廣為詬病的城管“粗暴執法”問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追問】
臨時工為何穿制服
武漢城管圍毆商戶1分鐘打17拳,官方稱均為臨時工;延安“暴踩商戶”城管為臨時工,已停職……近年來,不少涉及城市管理的事件在追責時,總有一個名為“臨時工”的群體“若隱若現”。
2015年12月11日,南昌一初中生被城管綜合執法車撞倒,涉事執法車輛隸屬于青山湖區湖坊鎮綜合執法大隊,一工作人員稱,涉事城管隊員系臨時工。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犯事”的人員,事發時均穿了制服,事發過程中或事發前均履行了城管工作人員的職責,為何一出事,就是“臨時工”?
“通常真不是正式工出了事把責任推給臨時工,讓后者來頂包,而是他們確實是臨時的。”南昌市一位基層城管人員告訴記者,實際上,基層很多“治臟治亂”的人員,大部分是各街辦(鎮、管理處)的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隊人員。而這支數量龐大的隊伍,不少都是臨時工。為了方便執法,一些協管員的制服和正式員工的制服基本都是一樣的。
【亂象】
協管城管著裝難區分
采訪中,不少市民表示,無法分清城管執法人員和臨時工,主要原因就是制服相似。
市民涂先生稱,交警和協警的制服,顏色、臂章、肩章等都不一樣,而城管執法人員和協管員的制服幾乎一樣,而且干的事大部分也一樣,所以大家都會誤以為是“城管”。
據多個城管執法中隊中隊長和街辦相關工作人員反映,因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隊歸各街辦(鎮、管理處)管理,執法隊人員的制服由各街辦分別采購,沒有統一規范,所以不少制服也是“五花八門”。
“制服都是警察的制服,但是肩章卻不一樣?!蹦喜幸幻枪軋谭ㄖ嘘犞嘘犻L說,據他了解,目前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隊制服的肩章有“行政執法”、“城市管理”、“綜合執法”、“警察”等多個不同字樣,十分混亂,但身穿制服的人員大部分都是招聘來的員工,不具備執法資格。
【調查】
街邊店可隨便買制服
這些制服從哪里采購?一名街辦負責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隊的工作人員稱,陽明路一些出售警用物資的商店,可以購買到這些物品。
1月11日,記者來到了陽明路,在多家警用物資商店內,均可購買到制服,而且肩章、臂章、號牌等物品“一應俱全”。在一家店內,店老板出示了一件貼著“警察”字樣臂章的制服,這件衣服看起來與公安人員平時所穿的制服一模一樣,并稱可以免費更換“城管”字樣的臂章。
此后,在另幾家店鋪內,都有這類制服出售,而這些衣服的售價在160元至280元不等?!熬旌统枪艿囊路际且粯拥?,換個臂章就行。”其中一家店主表示,如果買得多,價格可以優惠。
【聲音】
非正式人員不準穿制服
雖然多個店主稱用警察制服換個臂章就是城管制服,但其實南昌城管有自己的制服。
據南昌市城市管理執法支隊陶副支隊長表示,目前該支隊有243名正式員工,這些員工在平時的工作中都要求身穿統一的執法制服,但非正式員工則不允許穿制服,執法時也只能穿便裝協助執法。
目前南昌市城市管理執法支隊的制服標準為:胸前有“行政執法”的字牌及“NZD”開頭的號牌,臂章上寫了“城市管理”和“行政執法”的字樣,肩章為一顆牡丹花,并配有領章。
而各區的正規執法人員制服大致與南昌市城市管理執法支隊執法人員制服相同,只是胸前的號牌為“NC”開頭?!叭绻獏^別城管和其他執法人員的話,可以從胸前的號牌及臂章進行區別?!痹撝ш犗嚓P負責人稱,目前南昌市城市管理執法支隊的“統一著裝規定”正在修改中,但是具體方案還沒有通過,目前不方便透露。
【展望】
明年底全省城管統一制服
記者了解到,就在2015年12月30日,中央發布了一份關于城管體制改革的意見稿,其中提出,到2017年年底,實現執法制式服裝和標志統一。
省住建廳城建處相關人士表示,此前,城管職能均由各地方政府負責,并沒有統一的上級部門指導,而此次中央明確規定了住建部作為主管部門,理順了管理體制?!拔覀円矊⒏鶕醒氲闹笇б庖?,待住建部下發具體方案后貫徹執行。”
此外,針對臨時工的執法亂象,該意見稿也明確,協管人員只能配合執法人員從事宣傳教育、巡查、信息收集、違法行為勸阻等輔助性事務,不得從事具體行政執法工作。協管人員從事執法輔助事務以及超越輔助事務所形成的后續責任,由本級城市管理部門承擔。
“也就是說,臨時工可以存在,但是不能執法,如果用他們執法了,鍋也得城管部門自己來背。”上述人士表示。
?
?
?
相關鏈接:
三亞駕考增設“科目五” 相當于每年增加3萬名交通協管員?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