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望,施政所向。黨的十八大以來,民生是習近平天天編織的幸福夢,2012年11月15日,在他當選總書記后的首次記者會上,他就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2016年新年伊始,習近平考察重慶,同樣強調民生。他指出要從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全面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滿足老百姓多樣化的民生需求,織就密實的民生保障網。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撐起習近平總書記用數字編織的民生保障網。
圖為:2016年1月4日至6日,習近平在重慶調研。這是1月4日下午,習近平在重慶兩江新區果園港與現場作業人員親切交談。
一個目標: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習近平說:“我們黨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發點、落腳點都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民生連民心,民心系國運。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干部最大政績。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黨和政府的神圣職責。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加強社會建設,必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
習近平指出:“我們要隨時隨刻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在學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增進民生福祉也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無論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都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檢驗黨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
不斷改善民生,是實現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為主要內容的“中國夢”的題中之意和最終理想。夢想成真,民生改善是最好詮釋。共筑中國夢,需要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更需要民生的持續改善,這是復興之本、夢想之基。
幾十年來,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始終是黨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從生活質量到生態環境,各級政府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拓展著民生工作的內涵與外延。這種著眼于人的全面發展的“大民生”觀,讓億萬人民逐步共享了發展成果。
兩個循環: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良性循環
習近平強調:“要實現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環。”只有實現了這兩方面的良性循環,才能實現人與人、人與經濟活動、人與環境和諧共存的良好局面,從而讓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紅利。
發展是硬道理,不斷改進民生,最根本的是要發展經濟。保障和改善民生,與發展經濟是相輔相成的:發展經濟也是做好其他一切事情的基礎和前提,只有經濟發展了,才能夠有條件、有財力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了,也必將更好地調動群眾發展經濟、促進社會和諧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我們的發展是以人為本的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就是要通過發展社會生產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如果我們的發展不能回應人民的期待,不能讓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不能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這樣的發展就失去意義,也不可能持續。
民生與發展,猶如鳥之兩翼。2015年7月17日,習近平在長春召開部分省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時指出,“抓民生也是抓發展”,“培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使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有效對接、相得益彰。”
社會越發展,民生問題就越向縱深發展。只有將發展與民生統一起來,相互牽動、互為條件、相得益彰,才能真正實現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促發展。“抓民生也是抓發展”,不僅使發展有了指南和方向,也使民生有了保障和改善,堅持之、躬行之,必能贏得民心、鞏固執政基礎。
要正確認識和處理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關系,實現兩者良性循環。一方面,經濟發展是前提,離開經濟發展談改善民生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另一方面,民生改善既能有效調動人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又能釋放居民消費潛力、拉動內需,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對經濟發展有重要促進作用。要通過發展經濟、做大“蛋糕”,為持續改善民生奠定堅實物質基礎,同時又通過持續不斷改善民生,有效解決群眾后顧之憂,擴大消費需求,為經濟發展、轉型升級提供強大內生動力。
?
?
相關鏈接:
首次公開的習近平從嚴治黨語錄③:家庭重大變故要報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