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期,軍事改革動作頻頻,改革后的機構和人事調整陸續發布引發關注。自2012年11月15日習近平就任中央軍委主席后,曾先后數十多次深入到解放軍及軍隊院校和武警部隊,足跡遍及海陸空軍、火箭軍、武警部隊和七大軍區。今年1月5日,習近平在重慶視察13集團軍時,再次強調政治建軍是我軍的立軍之本,要豐富“紅色基因代代傳”工程內涵,加強黨史軍史和光榮傳統教育,確保官兵永遠聽黨話、跟黨走。
2015年2月,解放軍上將劉亞洲在《人民日報》撰文談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體會。劉亞洲在文中說:“品讀總書記的‘治國理政’,篇篇都傳承著革命先輩勇于拋頭顱、灑熱血、救中國的‘紅色基因’,折射出老一輩革命家胸懷天下、救世圖強的擔當精神。”
治軍3年習近平多次視察軍隊,“紅色基因”、“紅色傳統”都是他口中的高頻詞。
1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到第13集團軍視察。新華社記者李剛攝
視察第13集團軍,“半截皮帶”前駐足感觸
2016年1月5日,習近平在重慶期間來到“十分熟悉”的第13集團軍視察。第13集團軍是從鄂豫皖蘇區走出來的老部隊,歷史悠久,戰功赫赫。在集團軍軍史館,習近平邊聽邊看,不時詢問有關情況。他在3件展品前駐足的時間最長,其中之一就是長征中紅軍戰士周國才過草地時保留下來的半截皮帶,看到這半截皮帶,習近平深有感觸地說:“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鐵心跟黨走’的生動寫照。”,為何這半截皮帶引發軍委主席習近平如此的感慨?
紅軍戰士周國才的半截皮帶。
“半截皮帶”,赤膽忠心的見證
原來這背后講述的一段紅軍戰士對黨“忠貞信仰”的故事,讓習近平贊嘆不已。故事是這樣的,1936年7月,紅四方面軍31軍93師274團8連(第13集團軍某紅軍團4連的前身)戰士周國才跟隨部隊穿越草地北上,進入草地不久后他們就斷糧了,他和6位戰友只好煮皮帶充饑。最后輪到吃周國才的皮帶時,看著心愛的皮帶被細細地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皮帶絲,漂在稀溜溜的湯水里,周國才禁不住流下了眼淚。當皮帶第一個眼兒前面那一截被吃完后,他實在忍不住了,哭著懇求戰友說:“我不吃了,同志們,我們把它留著作個紀念吧,我們帶著它去見毛主席。”,這樣,懷著對革命勝利的憧憬,大家忍饑挨餓,將這吃剩的半截皮帶保留了下來。在隨后的長征途中,周國才的6位戰友相繼犧牲,只有他隨紅四方面軍勝利抵達延安。為了緬懷犧牲的戰友,他用鐵筷子在皮帶背面燙上了“長征記”3個字,并用紅綢子包裹起來。1975年,周國才將這條珍藏了幾十年的半截皮帶捐贈給國家。
在第13集團軍軍史館里展出的,雖然是這件珍貴文物的復制品,但它始終是激勵著官兵鑄牢“聽黨指揮”的軍魂。因此,習主席才深有感觸地說:“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鐵心跟黨走’的生動寫照。”習近平在視察中特意叮囑要發掘好、運用好部隊中的紅色資源,豐富“紅色基因代代傳”工程內涵,加強黨史軍史和光榮傳統教育,確保官兵永遠聽黨話、跟黨走。
2013年2月4日,習近平來到蘭州軍區某通信團執勤機房,看望正在值班的官兵,詳細了解她們的學習、工作情況。新華社記者 李剛攝
視察蘭州軍區,首提“紅色基因”
2013年2月2日上午,習近平冒著嚴寒參觀了蘭州軍區空軍某試驗訓練基地部分裝備,接見基地官兵和技術人員代表。習近平還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向安葬在東風革命烈士陵園的聶榮臻元帥和為我國航天科技事業獻身的英烈敬獻花籃,向共和國的功臣們表示敬意。他還參觀了發射中心歷史展覽館,視察了載人航天發射場垂直總裝測試廠房。
4日下午,習近平來到蘭州軍區機關,接見了駐蘭州部隊師以上領導干部,并看望軍區某通信團執勤機房正在值班的官兵。他在蘭州軍區視察時指出,西北地區紅色資源豐富,是延安精神的發源地,要發揚紅色資源優勢,深入進行黨史軍史和優良傳統教育,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
2014年4月29日下午,習近平參觀新疆軍區某紅軍師師史館。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