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媒報道,伊朗繼早前拆除處理核燃料的設施等行動后,11日宣布根據核協議,移除阿拉克核反應堆核心,并灌進混凝土,已符合西方解除制裁的所有要求。
伊朗媒體13日引述伊朗副外長阿拉格希的話稱,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預計14日會發表最終報告,確認伊朗已滿足核協議的所有條件。
阿拉格希稱,伊朗外長扎里夫及歐盟外交事務專員莫蓋里尼將于16日或17日,就落實核協議及解除制裁發表聯合聲明。不過,國際油價近年持續下跌,即使解除制裁,石油收益或與伊朗政府當初預期有極大差距。
分析指出,油價由每桶100美元跌至30美元,即使伊朗按計劃增加石油出口,每年只可增加60億美元(約465億港元)收入,遠較伊朗政府期望為低。此外,美國財政部是否容許外國銀行和企業與伊朗交易,仍是未知之數。
伊朗總統魯哈尼原本期望撤銷制裁后,可動用解封的560億至1000億美元資產,大力發展基建,令中產階層受惠。
對此,專家指出,革命衛隊控制伊朗約三分之一的經濟產業,包括負責大型基建項目的建筑及工程公司,意味最終得益的可能是革命衛隊。
然而,伊朗早前與沙特阿拉伯斷交,并發生沙特駐伊朗大使館遇襲事件,加上伊朗12日扣押美軍巡邏艇,均影響伊朗形象,或對撤銷制裁造成負面影響。
?
?
?
相關鏈接:
美軍雙手抱頭跪地向伊朗投降一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