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回溯800多天,正在訪問印尼的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提出了建立亞投行的倡議。經過兩年多來緊鑼密鼓的籌備,今明兩天亞投行開業儀式系列活動將在北京舉行。
???????終于揭開面紗的亞投行,將會以怎樣的治理結構、怎樣的運營方式參與到世界經濟發展當中?作為第一個由我國首倡并推動建立的多邊銀行,人們又該如何看待這個誕生在中國襁褓里的世界“寶寶”呢?
???????北京西二環,是這座城市醒的最早、睡得昨晚的一個路段,幾乎能用車流量標識這座城市的心跳。每天的車水馬龍中,忙碌著的人們可能并不會留意,就在西二環旁的金融街上,如林的金融機構大樓中,有一塊嶄新的紅色招牌悄悄地掛了起來。招牌上寫著AIIB,也就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這里就是亞投行的總部。
???????從提出倡議到掛牌成立,亞投行用了27個月。
???????站在籌備工作的終點站,我們不妨回顧一下亞投行這一路如何走來。
???????2013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籌建亞投行的倡議;
???????第12個月后,域內21國簽署籌建備忘錄;
???????第18個月七國集團中,英、德、法、意四國先后提出加入;
???????第19個月,創始成員國增至57個;
???????第21個月,協定正式簽署;
???????第27個月,西方的圣誕節。在世界東方,亞投行宣告達到成立條件。
???????中國財政部和亞投行臨時秘書處,是推動亞投行籌建的主要力量。回顧這一歷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連說,很感慨。
???????樓繼偉:我還是很有感嘆的。首先這個倡議是中國提出來的,倡議在比較早的時候,就得到了域內成員的贊同。然后獲得域外成員的一些積極響應,說明這件事是順應人心的。能夠做到這樣,第一是國內各個部門協調、配合,大家共同的努力。另外,就是我們提出的理念,也是適應于今后世界發展方面的一個理念。
???????雖然亞投行的快速成立,已經事實勝于雄辯的證明了機構的建立是人心所向,但亞投行的成立過程,并非完全沒有雜音伴隨。一些國家公開質疑亞投行是否能夠堅持比較高的標準,另一些聲音則認為亞投行的成立將威脅到現有多邊開發銀行體系。
???????對此,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表示:是不是會替代或者是與現有的多邊金融機構進行競爭?我覺得這種擔憂是不必要的,因為中國倡議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就是亞投行,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彌補或者動員更多的資金,來支持亞洲區域內基礎設施投資。
???????帶著矚目,亞投行今天將正式成立。這是第一個由我國倡導成立的的多邊銀行,對于普通國民來說,多邊開發機構究竟是個什么樣子?或許還有些新奇。最直接最通俗的好奇,應該數“它的行長會是個中國人嗎”?答案是,首任的確是,然而和今后的更多任一樣,更重要的標準是擇賢而非擇國。
???????樓繼偉:候任行長已經有了,那么這次大家一致推舉的是金立群先生。
金立群,現任亞投行多邊臨時秘書處秘書長,2015年8月24日正式為亞投行候任行長。
???????需要注意的是,今天亞投行正式開門營業,但卻并不代表第一筆貸款也會隨之發放。事實上,現有多邊開發銀行從掛牌成立到正式開始貸款,都經歷了幾年的時間。而亞投行已經表示,會力爭在今年發放一筆貸款。史耀斌介紹,關于首筆貸款有兩件事可以明確:一是,它將從前期準備的項目庫中產生;二是,它將不會是一個中國項目。
???????史耀斌:我們為了使亞投行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更快有效地提供資金支持。實際上在籌建過程中,就在準備項目,項目池現在是有的。首批項目會從這個項目庫或者項目池里面提前選擇。中國作為創始成員,作為成員體,當然有資格來獲得亞投行的貸款。但是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現在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亞洲區域的其它經濟體或者國家的發展,所以中國特別是在亞投行的初始時期,是不會申請亞投行的項目。
???????“前期將不申請亞投行的項目”,這樣的表述讓類似“亞投行將成為中國提款機”的歪曲不攻自破。而除了這種論調,還有人擔心以中國目前在亞投行所在的股比、所擁有的投票權,中國會擁有一票否決權,即使中國方面多次強調不追求一家獨大。
???????對此,史耀斌重申:按照域內成員國占本地區GDP的比重,按照75%是域內,25%是域外的這樣的一個標準比例來進行分配。所以按照這樣的分配,中國目前所占的股份總額是30.34%,投票權是26.06%。從目前來看,我們是最大的股東國,也是投票權最大的,這是和股東國的地位相適應也是和創始成員國的地位相適應的。但是,我們并不是刻意來追求,而是來按照這種規則,來進行分配。
央廣新媒體特約評論員|魯地
???????今天,萬眾矚目,共同見證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由發展中國家主導籌建的多邊金融機構開業。這一刻,值得全球金融史、世界經濟史、人類文明史銘記。
???????放眼世界經濟格局演變,不難發現,過去二十多年,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中所占比重大幅提高。尤其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發展中國家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明顯超過發達國家。但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沒有發生本質性改變,保障發展中國家發展權利和發展環境仍然是全人類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由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主導成立的世行、亞行等多邊金融機構,對世界經濟發展和全球反貧困事業都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它們的運行過程中,由于發達國家擁有更多話語權,難以形成發展中國家充分參與、平等協商的制度安排,使得發展中國家的投融資需求不能得到充分考慮和有效滿足。這就是在世行、亞行運行多年之后,亞投行的倡議迅速得到50多個國家熱烈響應的重要原因所在。亞投行開業,結束了僅由發達國家主導多邊金融機構和全球經濟治理的時代,翻開了各個多邊金融機構互利合作、相互補充、共同推進世界經濟發展和全球反貧困事業的嶄新一頁。
???????習近平同志在多個國際場合指出:“獨行快,眾行遠。”“計利當計天下利。”中國一再重申是包容、普惠、共贏的發展理念,既是亞投行的原則和特性,更是當今時代渴望唱響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主旋律。中國過去三十多年取得了巨大經濟成就,也積累了豐富的發展經驗,其中一條是“要想富,先修路。”亞投行支持發展中國家開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幫助他們增強自身發展能力以及同新興市場經濟體與發達經濟體的聯動式發展能力,使他們更好地融入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共享區域以至全球發展經驗與果實,步入良性經濟增長和發展道路。這是中國經驗的分享、中國價值的彰顯和中國擔當的體現。
???????當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正在孕育興起,為亞投行實現目標愿景創造出歷史性機遇。而另一面,各國制度和法律差異較大,各方需求千差萬別,各類機制協調不盡人意,又構成亞投行不容回避的挑戰。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完成目標,靠的是務實合作和務實創新。必須凝心聚力、精誠協作、共商共建;同時在吸取現有多邊金融機構的好的經驗基礎上,創新性地設計治理結構和運營管理決策機制,達到先進的治理和經營管理水平,切實為解決融資瓶頸發揮關鍵作用,與現有多邊金融機構共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和全球均衡可持續發展進程,不斷提高各國人民福祉。
?
?
相關鏈接:
亞投行開業老外談(3): 亞投行開啟的新時代·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