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聽
約一成典當品成為“絕當”擺上貨架成商品
既然如工作人員所說,“必須上一定檔次的物品才能典當”,如此挑剔的典當鋪的倉庫一定也很高大上。遺憾的是,對于記者想要看一看倉庫的要求,所有典當行都拒絕了。
不過,紅牌樓一家典當行業務總監張振還是小小地“劇透”了一下:倉庫是連蒼蠅都飛不進的“密室”,墻壁都是鋼板的,必須經過兩道防盜門才能進去,還有紅外線感應。里面密密麻麻地放著一排排的保險柜和貨架,黃金、珠寶、手表、房契,應有盡有,都被貼上了封條。這些都是當期內的物品。
如果在約定當限內,這些物品的主人沒有將其贖回,那么,這物品就成了絕當(或者死當)。對于絕當,典當行可變賣處理。這些絕當,在所有典當品中,大概占到了一成。在每月一次的“清倉”中,它們就從倉庫“搬家”到銷售展廳,成為了商品。
這些絕當中,數碼產品、黃金、名表等算得上是搶手貨。不過,奢侈品包包的人氣卻不高。一款女性最愛的奢侈品牌包包,在一家典當行展廳放了兩年,至今沒找到新主人。
互動/
來聊聊老行當的新變化
第一家典當行在中國誕生的時候,它絕對沒想到,一千多年后,自己的“后代”還存在,而且,還多了這么多另類的功能。還有哪些古老的行業也像“時髦”的典當行一樣,緊跟時尚,發展起了新的功能?
多了解一點/
多數典當“不碰”民品
在找到能“保管”電腦的典當行前,小馬也吃了不少閉門羹,打電話問了不下5家典當行,但都被告知“均以房地產和汽車質押業務為主,不做民品典當”。不是他運氣不好,而是這類典當行確實少。
根據省商務廳的數據,2015年上半年,全省343家典當行中,開展了民品典當業主的,只有15%,不足兩成,而民品典當額僅占全部典當額的1.5%。
1987年,全國首家典當行——成都華茂典當服務商行在西御街開業,30年后,這家典當行換了法人代表,也搬了家,早已不再做民品典當。
剛買半年的iPhone6,能當2600元
典當價格怎么定?記者也以自己的一部剛買半年的蘋果6手機為例,為您打聽了一下。評估師蘇旭拿著手機,首先查看了內存,“這個手機是64G的,典當的價格就比16G會高一些。”其次,他又仔細查看了手機的外觀,尤其查看了耳機插孔處,“要看里面的白色點狀是否泛紅,若是紅的,說明進過水。”
經過一番檢查,蘇旭開出了2600元的價格,“二手市場價格一般在3000元左右,考慮到產品貶值、絕當后變現的難易度,我們通常要在此基礎上打個折。”另一家典當行,也給出了差不多的價格。(記者吳冰清)
?
相關鏈接:
大學生喝兩瓶啤酒昏迷20多天 醫藥費每天超萬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