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道·習近平主席出訪中東三國】
一元復始,歲序更新,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再次揚帆遠航,最令人矚目的莫過于習近平主席年度的首次出訪。在許多觀察人士看來,國家元首年度首訪具有特殊象征意義,往往體現著一國外交政策的優先方向和基本理念。從俄羅斯到非洲三國,從巴基斯坦到印度尼西亞,習主席歷年首次出訪無不精彩紛呈、成果豐碩,讓人印象深刻。新年伊始,習主席對沙特、埃及、伊朗三國進行國事訪問,并將到訪阿盟總部,會見伊斯蘭合作組織、海灣合作委員會領導人。今年恰逢中國與阿拉伯國家開啟外交關系60周年。這是十八大以來中國國家主席首訪中東,將實現對世界主要方向高訪“全覆蓋”,必將成為一次繼往開來的歷史性訪問。
圖為船只通過埃及蘇伊士運河。新華社記者潘超越攝
用情傳承友誼,這是一次深化友好之旅。中國古語云:“古交如真金,百煉色不回。”阿拉伯諺語則說:“真友情無終點,真朋友亦永存。”中國和中東地區同為古老文明的發源地。2000多年來,中阿兩大民族的友好交往沿著陸上、海上絲綢之路薪盡火傳,鄭和、伊本·白圖泰等友好使者書寫了中阿交往珍貴的歷史篇章。新中國與中東開啟外交關系一個甲子的歷程更見證了雙方友好合作關系的長足發展。相似的歷史命運、共同的發展愿望使中阿傳統友誼面對國際風云變幻和各自國內情況的變化,一以貫之,歷久彌堅,從未因一時一事而改變,彼此成為互信、互助、互學、互鑒的真朋友、好伙伴,堪稱“南南合作”的典范。
進入21世紀,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機制應運而生,引領雙方合作進入提質升級的新階段。“阿拉伯之春”爆發以來,中東國家在維護和平穩定,促進發展繁榮方面面臨嚴峻挑戰,“向東看”成為普遍趨勢,地區國家對中國在該地區發揮的建設性作用抱有更高期待。此次習主席接受邀請,以訪問三國為契機,以點帶面,輻射整個中東,拓展、充實中阿全面合作、共同發展的戰略合作關系,既彰顯出中東地區在我外交全局中的獨特地位,又體現了中方對中阿傳統友誼的珍視和對中阿友好合作的信心。無論是傳統友好的深度還是雙邊關系的高度,都將因此次訪問而得到顯著提升。
用心謀劃合作,這是一次實現共贏之旅。實現發展是當下中東國家的共識和熱切期望。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意識到,沒有和平,實現發展只是空虛的幻影,而發展滯后又成為醞釀新一輪動蕩的溫床。中東亂局,歸根結底,是發展的不平衡、不均衡、不可持續問題造成的。眾所周知,埃及政局動蕩以來,旅游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遭受沉重打擊。2011年,接待外國游客數量出現斷崖式下降,同比銳減50%之多。沙特、伊朗長期依賴能源出口的經濟模式也因全球經濟復蘇疲軟、國際油價持續走低而難以為繼。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