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儀式現場
2016年1月中旬,黔中大地冬雨綿綿,空氣清朗。為期四天的“脫貧攻堅看貴州網絡媒體·走轉改”主題采訪活動圓滿收官。
這次活動由中央網信辦首次組織,參加者為全國首批獲得記者證的網絡媒體記者,來自40多家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地方各級新聞門戶的記者和網絡達人一行60人,分兩組奔赴貴州畢節、遵義、六盤水、銅仁、安順、黔東南、貴安新區等地,深入田間地頭,走進百姓人家,用新媒體的話語方式,對貴州三年來脫貧攻堅情況進行了深入采訪。
隨著采訪的深入,貴州“精準扶貧”和“黨員干部的責任擔當”,成為貴州貫穿脫貧攻堅工作的最大的特色和亮點,這個亮點與剛剛公布的國家“十三五”規劃建議中“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貧實效”和“強化脫貧工作責任考核,對貧困縣重點考核脫貧成效”等要求高度契合,從而形成了脫貧攻堅的“貴州模式”。
習近平總書記調研貴州 最牽掛的是扶貧
過去三年,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審慎布局,大膽出手,從保障和改善民生入手推進社會事業領域改革,繪制清晰明確的“施工圖”,推動改革成果更廣泛更直接的惠及人民群眾。
這三年,“精準扶貧”促使全國每年完成減貧1000萬人的目標。2012年底,全國共有貧困人口9899萬人,2013年減少貧困人口1650萬,2014年減少1232萬人,連續兩年都完成了減貧1000萬人以上的目標任務,盡管有經濟下行、就業難度加大等壓力,2015年再完成減貧1000萬人的目標依舊有望實現。
這三年,精準扶貧讓近4000萬貧困人口脫貧。
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視察調研期間,最牽掛的就是扶貧,總書記在遵義市遵義縣花茂村訪貧問苦時,曾語重心長地說,“好日子是干出來的,貧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決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循著總書記的足跡,本次全國網絡媒體記者采訪團,走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切感受到貴州“精準扶貧”和“黨員干部責任擔當”的精要所在。
“習主席當時就坐在這里,和我們一塊聊天?!?月13日,“脫貧攻堅看貴州網絡媒體·走轉改”主題采訪活動記者團一行,來到貴州省遵義縣楓香鎮花茂村,沿著習近平總書記走過的土墻和木欄相伴的鄉村小徑尋找鄉愁,當地村民王治強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王治強在花茂村開農家樂,店名叫做“紅色之家”,新店開張半年就迎來了習總書記。
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調研期間,參觀了遵義縣華茂村智能溫控大棚、黨員群眾之家,進土特產服務中心,訪村民王治強經營的農家樂“紅色之家”,還考察了制陶工坊,深入了解一個鄉村的發展變化。
習近平總書記當時對大家說,這是他第三次來貴州,特別想了解老百姓尤其是農民的生活,來貴州調研一個很重要的主題就是了解貧困人口如何脫貧致富。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