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月19日至23日對沙特、埃及和伊朗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外交新年開篇之作,也是西亞北非動蕩后我最高領導人首次到訪。此訪透射出哪些重大意義?中國智慧和方案將怎樣在中東發揮影響、產生效力?新華國際網羅中外專家學者專業見解和獨到視角,請“大家”來談一談。
【完善布局 踐行全方位外交】
十八大以來,習主席足跡遍布五洲,全方位布局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此次中東之行將為完善全覆蓋外交格局添上關鍵一環。
2015年7月8日,習近平抵達俄羅斯烏法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七次會晤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五次會議。(新華社記者謝環馳攝)
中國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
——這是中國全方位外交的延續,是十八大之后中國新一代領導人第一次訪問中東地區國家。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蘇格:
——就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而言,中東也可被視為地處中國的“大周邊”,對于中國整體外交布局有著重要意義。中國外交長袖善舞,在中東事務中所展現出的負責任、重行動、建設性的大國作用和形象,將引世界矚目。
2011年8月5日,阿拉伯婦女站在耶路撒冷的橄欖山上眺望金頂。(新華社記者尹棟遜攝)
北京大學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研究所所長吳冰冰:
——習主席此時訪問中東,既顯示了中國領導人在外交上審時度勢的審慎,也展現了中國外交奮發有為的自信。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