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海南省六屆四次會議將于1月25日開幕,針對海南現有的47.4萬農村貧困人口,民建海南省委建議,通過加大扶貧投入,推進產業、金融、“互聯網+”等扶貧,做到精準扶貧,實現到2020年全省5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摘掉貧困“帽子”。
加大社會事業投入 逐步做到“六到戶”
民建海南省委建議,海南各級政府加大對貧困地區基礎設施、農村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事業的投入,實現專項資金的倍增機制,構建專項扶貧、惠農政策扶貧、行業扶貧、社會各界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模式有機結合、互為支撐的扶貧格局。
合理劃分省和市縣扶貧事權,整合各類扶貧資源,形成合力,提高扶貧工作的有效性。構建包括扶貧、交通運輸、教育、衛生、環保等部門在內的扶貧管理體系,形成管理合力。爭取中央加大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逐步化解各縣市鄉鎮債務負擔,取消中央安排的公益性項目、公共服務項目縣市基層政府資金配套,讓貧困地區“輕裝”上陣。
加強公共服務,改善貧困地區的“軟件”,提升基礎設施,改善貧困地區的“硬件”,逐步做到水、電、路、氣、房和環境改善“六到戶”。
堅持分類指導 提高扶貧的精準、有效
民建海南省委建議,對于喪失勞動能力的人,通過低保和社會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對于生活在深山區、石山區等生態脆弱地區的群眾,通過扶貧生態移民和易地扶貧搬遷實現異地脫貧,將扶貧生態移民工程與城鎮化相結合。
對于具備產業發展潛力的地區,根據貧困農戶缺失的技術、資金等制定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對于生態環境較好、資源豐富的地區,科學制定扶貧開發規劃,發展綠色產業。
推進產業扶貧和金融扶貧 形成“造血能力”
民建海南省委建議,各市縣要因地制宜發展適應本地區環境資源特征的特色產業,實現貧困人口增收與自主脫貧。要在符合條件前提下,優先將大型項目、重點工程、新興產業等向貧困地區安排;優先滿足貧困地區小城鎮產業聚集區建設用地需要。
完善金融扶貧機制,構建金融機構扶貧的風險分擔機制和補償機制,提升貧困地區金融服務水平,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流向農村和貧困地區。加快推動農村合作金融發展,完善貧困村資金互助組織運行管理,提升貧困村互助資金的使用效率。妥善利用好專項扶貧資金貼息政策,構建扶貧貼息貸款的監督機制,確保扶貧貼息貸款的精準扶貧。
加大“互聯網+”扶貧 嚴格扶貧考核督查問責
民建海南省委建議,完善海南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加快推進寬帶網絡覆蓋貧困村。實施電商扶貧工程,加快貧困地區物流配送體系建設,支持郵政、供銷合作社等系統在貧困鄉村建立服務網點。支持電商企業拓展農村業務,加強貧困地區農產品網上銷售平臺建設。
加強貧困地區農村電商人才培訓,對貧困家庭開設網店給予網絡資費補助、小額信貸等支持。開展互聯網為農便民服務,提升貧困地區農村互聯網金融服務水平,擴大信息進村入戶覆蓋面。
民建海南省委還建議,海南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快出臺對貧困縣扶貧績效考核辦法,大幅度提高減貧指標在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實績考核指標中的權重,建立扶貧工作責任清單。落實貧困縣約束機制,嚴格控制“三公”經費,杜絕不切實際的形象工程。建立重大涉貧事件的處置、反饋機制,加強農村貧困統計監測體系建設,提高監測能力和數據質量,實現數據共享。
?
?
?
相關鏈接:
海南省兩會代表委員抵達海口 扶貧成提案關鍵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