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能董事長
1月24日下午,2015-2016年度“互聯網+體育”商業模式年度大會在京舉行。中能集團董事長、總裁喬偉光受邀出席大會并作主題演講,暢談中能集團的體育基因、青少年培訓、賽事運營以及對體育產業的認識和體會。
足球夢植根于體育基因
回顧中能體育十幾年來的發展歷程,喬偉光自認為中能集團是一個具有體育基因的企業,并頗為自豪地向與會嘉賓展示了這樣幾個數字:
29——中能集團自1987年成立已走過29年的發展歷程,企業從最初的小作坊發展成為一個以體育產業和新能源產業為核心,涉及制造業、房地產等行業的企業集團,而喬偉光本人也從一個懷抱足球夢的青年不知不覺間成長為年逾不惑之年的企業家。
23——1993年中國足球開啟職業化改革,迄今已23年。而青島則是第一批成立職業足球俱樂部的城市之一,當時每當青島有甲A比賽的時候,喬偉光都會和朋友們一起到現場加油。喬偉光還記得,那時的甲A球票一票難求,因為大家對足球都充滿了憧憬和熱愛。
12——足球是喬偉光割舍不掉的情結和夢想。2004年是中國足球的最低潮,中能集團接手了青島的職業足球隊。從事足球工作12年來,喬偉光有過歡笑、有過淚水,但他始終認為足球是城市積極向上精神的代表,也是每個市民人生奮斗的進行曲。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淵源,作為草根企業投資的職業足球俱樂部,俱樂部成立之初就提出“打造百年俱樂部,振興青島足球城”的發展目標,并用企業化的方式來管理俱樂部、用市場化的理念來經營俱樂部。
受益于好的管理方式與發展理念,經過幾年的摸索,中能有了上百萬球迷,也有了幾百場賽事的組織運營經驗,特別是在青少年足球的推廣、足球公園的建設、場館的經營、球迷組織的互動等方面,逐漸建立起以職業俱樂部為核心的完整體系。
而在體育產業發展方面,中能集團更有著民營企業特有的敏感。喬偉光介紹說,2010年中能開始實行第一個體育產業 “五年發展計劃”,有計劃地將商務經營、文化傳媒、足球培訓、賽事組織、主場經營、運動康復等功能從足球俱樂部進行分拆和剝離。除職業足球俱樂部外,還陸續成立了五人制足球俱樂部、乒乓球俱樂部、體育文化傳媒科技公司、賽事場館運營管理公司、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電子商務公司、運動營養與康復理療研究中心、國際人才經紀公司等,并于2013年成立中能體育文化創意產業集團。
抓住青少年就抓住了根本
很多人都知道中能集團的青少年培訓搞得有聲有色,卻未必了解中能集團為何下大力氣搞青少年培訓。
對此,喬偉光解釋說,中能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涉及足球、乒乓球、籃球、棋類等培訓項目。拿足球來說,11年來中能集團在校園足球普及與推廣,以及貧困地區和貧困家庭的孩子培訓上投入上億元,這些年的公益投入使中能集團贏得了品牌,積累了經驗,也使中能集團在體育產業方面有了自己的理解:體育產業應該首先從青少年抓起,一方面培養青少年體育人才,另一方面培養青少年健康向上的生活習慣,讓體育伴隨孩子們快樂健康成長。截至目前,中能在校園足球方面僅青島地區就已經簽約150多所學校,在山東、陜西、河北等地累計普及推廣規模達20萬人次。
通過多年的努力,中能集團在青少年體育培訓上形成了“文化、品牌、保障、訓練、競賽和評價”六大體系,無論從規模,經營和體系建設上都是全國第一。這樣一種以“普及與提高相結合,體育與教育相融合,政府、學校、企業合力推動”的特色體育培訓模式得到家長、學校及教育部門的認可。
喬偉光表示,中能集團正在和相關部門合作搭建青少年體育管理平臺。這一平臺在智能化體育教育方面,可以實現對球員信息、訓練狀態、比賽過程、體質監測、成長檔案、標準化及技術評測系統等數據的精確分析和管理,主要應用于日常訓練、遠程培訓、賽事組織、體育中考、健康管理以及學生與家長與學校的互動等,為青少年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和青少年正確健康的運動,提供更加先進的技術支持和保障。
打造完整的體育產業生態鏈
喬偉光認為,賽事與場館運營將逐步走上智能化道路,而培養專業的體育產業人才勢在必行。
他介紹說,賽事與場館運營公司近幾年來與政府按PPP模式合作建設、改造、智能化升級、運營管理了十幾個大型體育場館,正在建設運營足球公園、籃球公園近50個,每年組織各類賽事和大型活動幾百場,參與人數達百萬人次。目前正在實施建設的中能體育運動健康城項目是以體育培訓、全民健身、健康養生、健康管理、體育商品等為主題的多功能的綜合體。公司在專業和業余賽事的研發與運營,體育場館的規劃、設計、建設、智能化升級和運營管理等方面建立了一套完整規范的標準化運營管理模式,為今后解決大型體育場館智能化升級及運營管理等方面提供可靠的保障。
他特別強調,體育產業人才匱乏是產業發展的瓶頸,培養專業的人才是未來體育產業發展的根本。多年來,中能集團與大學和高職院校合作培養教練員、運動員、裁判員、經理人、經紀人等各類體育專業人才,在此基礎上雙方將聯合成立體育學院,充分利用十多年來積累的體育人才的培養和運營管理經驗,在體育培訓、場館運營、全民健身、競賽表演、文化傳媒、運動營養、康復理療、國內外體育經紀等領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經營模式,以互聯網技術為支撐,線上線下相結合,搭建一個開放式的互動性的互聯網運營管理平臺,逐步形成一個完整的中能體育產業生態鏈。
讓體育成為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
喬偉光深有感觸地說,中能集團對體育產業的認識和理解來自于12年的執著堅持和痛苦、艱難的探索,是十幾個億的資金投入所換來的。
他認為,體育產業的發展和模式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簡單的資本和概念的疊加,它是一個非常痛苦和艱難的過程,是一個非常大的系統,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長期的積累。現在整個行業確實還處在一個非常薄弱的初始階段,絕大多數的體育資源目前還沒有完全推向市場,深化改革、政策落地還需要相關部門按照大政方針和法律法規盡快實施。在體育服務產業方面的標準都還需要進一步提升乃至重建,體育產業標準化建設是今后企業競爭的根本,目前中能也正在做這方面的工作。
喬偉光認為,體育的終極目的是提高老百姓的健康和幸福指數,是對人們生活方式的一種改變,讓人們尤其是青少年從電腦前、手機前、游戲前的虛擬世界中回到現實生活中,到大自然中,到運動場上去,只有關注的人多、參與的人多、體驗的人多、互動的人多才能形成產業。體育產業的根基只有線上線下的參與、體驗和互動以及相關產業的融合才能可持續發展,人們通過參與體育運動可以改善健康、生活、精神狀態,實現體育的終極價值。讓體育像空氣一樣,在人們身邊,與人們的生活乃至生命相融合,從此無法分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