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環保部獲悉,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發布的《中國上市公司環境責任信息披露評價報告(2014年)》(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上市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情況總體較上一年度有所提高,發布相關環境信息報告的上市公司有708家,較2013年增加43家,但與滬深股市上市公司總量相比仍只占27.10%。
“報告”以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708家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這些公司發布了2014年的環境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或社會責任報告),對這些企業在環境管理、環境績效、環境信息溝通三方面的情況進行了分析評價,并公布了總評前50名企業和第一二產業、第三產業的前20名企業等名單。同時,報告還針對發布環境報告的企業和屬于國家級重點監控企業的披露狀況進行了專門的評價分析。
“報告”顯示,上市公司是我國發布相關環境責任信息報告比例最高的板塊。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水平較2013年有所提高,總體為二星級水平,處于發展階段,較2013年上升一個等級。
滬深股市排名前十的企業為復星醫藥、中國神華、環旭電子、兗州煤業、上海石化、格林美、青島海爾、瀚藍環境、柳鋼股份、恒邦股份。其中復星醫藥公司被評為五星級,中國神華和環旭電子為四星半級,其余7家為四星級。
發布環境報告的企業環境信息披露評級最高,整體處于三星級水平,顯示出企業對于環境責任披露的重視程度與評級水平呈正相關關系。國家級重點監控企業發布相關環境信息報告數量增幅較快,信息披露水平高于平均水平。
第一二產業環境信息披露評級略高于第三產業,排名前50的企業中有37家為屬于第一二產業的企業,13家為第三產業企業。
環境信息披露內容的可比性、準確性和可讀性仍有待進一步提高。相關信息的披露及報告經過第三方機構的審驗數量較上年有所提高,仍明顯不足。
據悉,“報告”由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委托北京化工大學低碳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制作。“報告”根據我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的進展以及國內實踐,融合國際組織在環境信息披露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2012、2013年“報告”的基礎上對評價指標體系進行了的調整和補充,更加注重了上市企業披露信息的實質性和可比性。
針對“報告”的發布及其反映的問題,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秘書長劉國正指出,至2015年,我國環境信息已連續四年被列入國務院政府信息公開的重點領域。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在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15年年會上的講話強調,要建立上市公司環保信息強制披露機制。2015年11月,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加強企業環境信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發布。這些都在法律和政策層面引導和鼓勵上市公司積極發布環境信息,回應社會環境關切,提高企業環境誠信意識和水平。
劉國正說,希望通過《中國上市公司環境責任信息披露評價報告(2014年)》的發布,推進我國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的總體水平提升,促進更多上市公司及時發布環境報告和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使其能夠不斷完善環境信息披露的體系和內容,為社會上所有的企業起到示范和引領的作用,并藉此引起全社會更多企業重視環境信息的公開工作,為社會公眾監督企業的環境保護工作提供支撐。
劉國正還表示,今年,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將繼續開展2015年《中國上市公司環境責任信息披露評價報告》的撰寫工作。
?
?
?
相關鏈接:
上交所:強化上市公司自愿披露戰略框架協議公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