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上午,海南五屆人大四次會議在海口開幕。海南省省長劉賜貴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海南在“十二五”的發展成就令人鼓舞,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的成就,國際旅游島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經濟實力顯著提升 GDP年均增長9.5%
報告指出,過去五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5%、8.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8.3%,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2.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3.6%,城鎮常住居民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年均增長11.6%、14.3%。三次產業結構由2010年的26.1:27.7:46.2調整為23.1:23.6:53.3。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6%,占GDP比重比2010年提高7.1個百分點,接待游客總人數、旅游總收入分別比2010年增長73.6%、110.9%,海洋生產總值比2010年增長87.5%。
體制機制不斷創新 精簡行政審批事項1191件
五年間,海南完善省直管市縣體制。實施4輪省級行政審批事項清理,精簡行政審批事項1191項,降幅達79.4%。建立省級權力、責任清單和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實現網上審批和“陽光”審批。完成新一輪省級機構改革,設立地級三沙市,三亞撤鎮設區,儋州升格為地級市。
農墾、國資國企、醫藥衛生、教育文化、林業、事業單位、供銷社、農信社等重點領域改革都取得了新進展。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倡議、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泛珠區域合作,博鰲亞洲論壇影響力持續擴大,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獲批,海南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城鄉面貌明顯改善 共完成基礎設施投資2824.7億元
過去五年,海南共完成基礎設施投資2824.7億元,是“十一五”時期的2.4倍。“田”字型高速主框架、“四方五港”格局基本形成,環島高鐵全線貫通,“南北東西、兩干兩支”機場布局加快推進。
核電、火電、抽水蓄能等電力建設取得重要進展,電網主網架建設基本完成,扭轉了電力長期短缺的局面。紅嶺水利樞紐工程基本建成,紅嶺灌區、南渡江引水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設步伐加快,農業生產基礎條件逐步改善。
城市和行政村光纖寬帶網絡覆蓋率分別達到89.2%、71.0%,4G覆蓋率分別達到99.1%、84.7%,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進一步提高。
環境質量保持優良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7.9%
海南持續開展“綠化寶島大行動”,累計完成造林159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2%。依法依規強力清理閑置土地,處置閑置土地13.26萬畝。健全完善生態補償機制,重點生態區域內的市縣不再考核GDP,中部生態核心區得到有效保護。
加強污染治理,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和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分別達到94%和80%,近岸清潔海水水質面積保持在90%以上,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7.9%。在我省節能空間小、減排壓力大的情況下,全面完成了國家下達的“十二五”節能減排指標。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減少農村貧困人口35.2萬人
過去的五年是社會事業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五年。堅持“小財政辦大民生”,每年財政支出7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全省財政民生支出五年累計3663.8億元,是“十一五”時期的2.9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35.2萬人。新增就業人數46.9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5.8萬人。保障性住房覆蓋面全國第一。
基本解決農村安全飲水問題。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完成國家教育中長期規劃綱要目標,各級各類教育加快發展,教育質量不斷提高。初步建成海口、三亞、儋州、瓊海、五指山5個區域醫療中心。在全國率先全面實現城鎮從業人員五項社會保險省級統籌,織就了一張人人有社保、城鄉全覆蓋的社保安全網。
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安全生產形勢穩步好轉
海南依法治省深入推進、社會治理能力不斷提高。五年間,積極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各項決議,主動接受政協民主監督。完善行政決策規則和程序。加強和改進行政執法,積極推行政務公開。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政府機關作風明顯改善,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社會治理能力進一步提高。
強化審計、監察、行政復議工作,廉政建設有力推進。構建大防控體系,落實社會管理綜合治理措施,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戰勝“威馬遜”超強臺風等自然災害,有效防范和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安全生產形勢穩步好轉,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