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寨全景圖
新華網重慶1月25日電(陳蒙)提起重慶市武隆縣,你會想到仙女山、天生三橋、天坑地縫……其實,座落于仙女山下,藏著一座歷史悠久的傳統古村落——犀牛寨。
圖為“新春走基層”活動現場。
圖為犀牛寨殺年豬。
走進傳統古村落 土家年味濃
23日,“新春走基層·走進武隆”活動走進重慶武隆縣土地鄉犀牛寨,這個位于世界自然遺產地、國家5A級旅游景區天生三橋、仙女山附近的傳統古村寨,用最淳樸的民風、特色的土家刨豬宴迎接了我們的到來。當天夜里,下起了鵝毛大雪,大伙圍著篝火唱起熱情濃郁的土家族民歌,殺年豬、掛燈籠,一股濃濃的鄉愁勾起了大家兒時的記憶。
犀牛寨,距武隆縣城45公里,海拔600—1200米,森林覆蓋率達到70%,村落建筑風貌為渝東南穿斗民居,建筑以木結構為主,配搭當地石材、夯土、竹子修建而成,建筑大部分的修建都來自于當地人的手藝。傳統特色民居與所在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風光和諧統一,體現了古村落特有的原生態風貌,形成美景如畫、景色宜人的峽谷景觀。近10平方公里的村落內有寨洞、犀牛洞、無底洞、泉口洞、黑漆洞、石林、天生橋、迎客松、沿昌河、擎天一柱等景點,是休閑養生、旅游度假、戶外運動、探險娛樂的絕佳之景,被譽為“人間凈土、生態福地”。
文化傳承保護+鄉村旅游融合發展
近年來,犀牛寨所在的土地鄉,按照民族文化傳承保護、鄉村旅游融合發展的要求,投資350萬元,全力打造“溶洞上的犀牛寨·中國最美古村落”,目前,已完成犀牛寨44戶農房修繕、風貌規范和民俗廣場、土家戲樓的重建等工作。同時,犀牛寨傳統村落已向國家住建部申報為國家級傳統古村落。
以活動為載體,以市場營銷為手段,土地鄉組織開展了首屆重慶市新鄉土論壇、犀牛寨夏令營、犀牛寨傳統古村落攝影創作采風等系列活動。開通了“武隆縣土地鄉網站”、“犀牛寨微信公眾號”、“武隆土地”微博等多種自媒體營銷平臺,重點宣傳推介鄉村旅游和特色產業。2015年,央視2套拍攝并播出了宣傳片《溶洞上的犀牛寨靠山靠水賺錢忙》。同時,不斷打造、推介徐家灣土酒、香溝湖野魚、天生橋烤羊、沿昌河棘腹蛙、犀牛寨特色農家菜等旅游美食和特色產品。
旅游之路 扶貧之路
“現在家里搭上了鄉村旅游的致富快車,這日子是越過越紅火了。”說這話的是犀牛寨村長,前幾年還在外打工,現在已經蓋起了三層樓住房開起了農家樂。
犀牛寨共有農戶44戶,人口176人,大多數都是土家族。幾年前,土仙公路就已修好,無論是村民到縣城趕場,還是游客到犀牛寨交通都十分便利。
土地鄉通過旅游扶貧,對犀牛寨進行基礎設施改造和建筑維護,已修繕農房44戶,共投資320萬元。今年,土地鄉天生村被重慶市命名為“重慶市農民新村市級示范點”和“重慶市特色景觀旅游名村”。并且,還建立了鄉村旅游協會,規范了農家樂服務標準。
當前,武隆縣旅游產業發展基礎較好,借助這一平臺發展鄉村旅游來帶動群眾脫貧致富是土地鄉的一項重要舉措。犀牛寨,結合自身的區位優勢和氣候優勢,和獨特的自然風光、民俗風情,鄉村旅游產業取得了迅猛發展,目前已經成為全村的重要產業。
目前全村共發展鄉村旅游接待農戶10戶,擁有接待床位150多張,2015年共接待游客2萬余人次,實現鄉村旅游綜合收入300萬元以上。2016年5月后,最大接待能力將達到1000人以上。
?
?
?
相關鏈接:
澄邁盤活鄉村旅游資源 保護和開發火山巖古村落?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