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本地蔬菜淡季自給率僅為40%左右,旺季自給率也只有60-70%。記者石中華 攝
記者 光明
海南省蔬菜尤其葉菜價格長期偏高,價格漲幅較大。記者從海口市相關部門了解到,海口市爭取“十三五”常年蔬菜基地保有量達到6.1萬畝,同時組織相關單位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合作,以求在夏秋淡季,蔬菜單位面積產量提高、總產量增加及生產技術方面取得實效。
多種原因推升海南菜價
海南蔬菜價格為何高?省物價局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我省屬于島嶼經濟,市場容量小,對外依存度高,受交通條件及物流成本制約,價格比島外市場高、波動大。
熱帶氣候制約蔬菜生產,季節性供給不足。我省夏秋季氣溫高、病蟲害多,雷雨臺風等災害天氣頻發,蔬菜種植成本高,產量少,效益低。本地蔬菜淡季自給率僅為40%左右,旺季自給率也只有60-70%。每年我省從島外調入蔬菜總量約80萬噸,約占全省全年蔬菜消費量47%。其中葉類菜缺口大,每年外調近19萬噸。
缺少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競爭不充分。全省沒有一家大型綜合農產品批發市場,長期以來海口南北蔬菜批發市場島外菜批發量占全省80%以上,一家獨大。該市場受用地限制,多年未擴建,檔口數量有限,后續經銷商無法進場交易,間接造成外地蔬菜進島渠道不順暢,競爭不充分,蔬菜價格偏高。
瓊州海峽成為交通瓶頸,蔬菜進島不順暢。瓊州海峽過海費用較高(以9米掛車為例,每輛車一次2500元),我省收取車輛通行附加費(在海南停留超過3天每天收附加費400元),過海費用相當于到北京油費的三分之一,到廣州油費的約二分之一。運輸車輛通過瓊州海峽,最短4-5小時,多時需7-8小時。遇上臺風等災害天氣,等候的時間更長,不僅增加直接成本,對葉類菜等易腐農產品還會大大增加損耗。
島內生產要素成本高,間接拉高菜價。一是基本生產要素價格偏高。我省汽柴油價格(含車輛通行附加費)在全國各省(市、區)排名第1名。2013年7月國家陸地天然氣進行價格改革,非居民用氣價格上漲43.3%,供應車用天然氣價格上漲93.3%。2010年至今,化肥價格上漲近15%,飼料價格上漲約20%左右。由于環境保護意識加強,垃圾、污水處理費等收費標準還將逐步提高。基本生產要素價格上漲,必然會層層傳導至最終銷售價格。二是人工、土地等成本快速上漲。我省農業勞動用工及土地租金高于周邊省份。
海口多舉措促進蔬菜增產
省物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二五”期間全省共建成常年“菜籃子”基地15萬畝。
記者從市農業局了解到,“十二五”期間,全市常年蔬菜基地保有量5.1萬畝。海口市還開展了夏秋淡季蔬菜關鍵技術攻關與示范項目,初步分析統計每畝可增產20%以上,目前正在摸索一套適合海口夏秋淡季蔬菜生產的技術流程和推廣模式。但“十二五”以前建成的常年蔬菜基地的田間道路、排灌系統等基礎設施建設,等級低、年久失修老化,影響蔬菜生產。受夏秋季高溫、多雨、臺風等天氣影響,蔬菜生產難度大,致使我市蔬菜生產夏秋季自給率有待提高。
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海口將繼續抓好常年蔬菜基地和冬季瓜菜基地的水、電、路和排灌等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和新建一批蔬菜生產基地。至2020年,高標準實施常年蔬菜基地菜田改造3萬畝,其中改造現有基地菜田2萬畝,新建基地1萬畝,使全市常年蔬菜基地保有量達到6.1萬畝,建設新蔬菜大棚0.5萬畝,夏秋季蔬菜自給率達到70%以上;改造冬季瓜菜基地5萬畝,使我市冬季瓜菜基地菜田改造面積達到10萬畝,進一步增強我市冬季瓜菜生產能力,擴大全國冬季“菜籃子”供應。
海口網1月28日訊
?
?
相關鏈接:
一級批發市場20年無擴建 常年蔬菜種植投入不足冬季瓜菜1/9海南兩會再議菜價高 委員直指外地菜進島渠道不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