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十三五”開局,海南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打贏扶貧攻堅戰尤為重要。目前,我省貧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區,特別是5個國家級貧困縣,雖然貧困人口絕對數不大,但貧困發生率較高、貧困程度深,脫貧攻堅的任務艱巨繁重。
兩會上,扶貧攻堅成為熱門話題。今天,來自國家級貧困縣的基層代表與市縣委書記進行了一場特殊的對話,傳民意、說訴求,商對策、解民憂。
五指山 專業戶與貧困戶攜手甩“窮”
記者杜穎
3天來,在分組審議的五指山市代表團,大家討論最集中的話題,就是攻堅扶貧。
根據五指山市進村入戶調查顯示:五指山市目前還有22個貧困村,3446戶貧困戶、1.31萬貧困群眾,按照“三年攻堅脫貧,兩年鞏固提升”的部署,這意味著,五指山市未來3年的年均脫貧任務近5000人,相比過去,任務更重,時間更緊。
對話人:
五指山市暢好鄉番賀村農民黃月芳
五指山市委書記宋少華
黃月芳代表:
貧困戶到底因何而貧?去年年底,我帶著村里的干部挨家挨戶走訪、摸底調查,分析發現致貧原因有兩種:一是缺乏資金技術而導致的家庭收入不濟;第二個就是因病返貧。
去年,我們番賀村有一位老阿伯,身患胃癌,兒女們陪伴他去了三亞農墾醫院住院治療,可國產藥一般效果有限,醫生開的藥方大多是進口藥。進口藥雖效果好卻又極少納入醫保報銷范圍,阿伯住不起、吃不起,又回到了村里,看得人心酸。
在番賀村,250多戶人家中貧困戶約有90多戶,比例不小。包括番賀在內的暢好鄉幾乎全部土地在五指山核心生態保護區內,人多地少,農業種植空間十分有限,僅靠生態補償遠遠不夠。有的人家外出打工了,剩下的農民缺乏農業指導,加之近年橡膠價格低迷,日子很不好過。我們這幾年不斷地帶頭探索著農民轉型增收的路子。
宋少華代表:
這是五指山貧困農村的現實狀況,沒有民生福祉的增進,哪能建設好五指山的生態翡翠城呢?
五指山市目前正在依托已經成熟的三大農業特色產業,抓緊扶持貧困地區農民脫貧。第一個產業就是水滿茶,今年在去年基礎上又新增種植面積3000畝,每畝有近5000元的收益,銷路不愁,兩年見效,非常適宜普及推廣,是水滿地區脫貧的產業新途徑。第二個產業是野山雞養殖,目前全市已經形成了300余專業戶、30萬只以上的規模養殖。第三個特色產業是入藥毒蜘蛛,目前與清華大學合作,在龍頭企業包銷的情況下已在南圣地區重點推進。
今年,針對攻堅扶貧,我們新增了一個脫貧舉措,即“專業戶+貧困戶”模式,采取“1幫1”或“1帶2”方式拉動脫貧,對專業戶幫助脫貧戶脫貧也有標準要求,但同時也可以獲得政府的補貼。這一政策目前正加緊制定中。
瓊中十大脫貧工程對癥“治”貧
記者況昌勛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地處海南中部生態保護核心區,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有2.25萬貧困人口,占全縣農村總人口的21.6%,貧困人口數量在全省5個貧困縣中排名第一。如何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系,實現脫貧致富和全面小康“雙重跨越”,是瓊中“十三五”時期面對的一道難題。
對話人: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吊羅山鄉新安村黨支部書記陳啟敏
瓊中縣委書記孫喆
陳啟敏代表:
我們村地處偏遠山區,一共693人,貧困人口123人,占18%。從整體上看,我們村人均耕地面積并不少,平均約12畝/人,但是主要是橡膠、檳榔、益智。這幾年橡膠價格低迷,老百姓收入受到很大的影響,今年膠價只有8元/公斤,差不多處于虧本狀態。可以說,我們村的貧窮,主要是土地沒有很好地發揮效益,傳統產業效益低,老百姓種植技術不到位,種植粗放、管理也不精細。
具體的貧困戶各自致貧原因也有不同,有的是因病,有的是勞動力不足,有的是缺資金,有的發展缺少思路,還有的安于現狀,沒有脫貧致富的意識。
孫喆代表:
橡膠價格低迷給老百姓收入帶來的壓力,我在基層走訪調研時也感受到了,但是我們也發現,只要發展特色產業的農戶,均能克服橡膠價格低迷、傳統產業帶動乏力等困難,實現穩定增收。所以,縣委、縣政府決定,要進一步調整優化種養結構,繼續實施特色產業“百村百社、千人萬戶”創業致富計劃,重點扶持貧困戶發展綠橙、桑蠶、養蜂、稻魚共生、南藥、靈芝、高山云霧茶等農業特色產業。政府也會幫助新安村,根據自身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市場需求,發展新的產業。
我們要推廣什寒村的經驗,設立旅游扶貧產業專項資金,讓貧困群眾“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青山綠水變銀山金山。
精準扶貧就是要根據每個貧困戶致貧原因的不同,拿出不同的對策。我們通過調研分析,總結出了致貧原因較多的幾類,提出在“十三五”期間,要全力實施好農業特色產業、生態旅游、基礎設施、教育發展、光伏發電、金融服務、生態補償、轉移就業、易地搬遷和保障兜底等十大脫貧工程。只要農民有脫貧的愿望,有肯干的思想,一定能夠在3年內實現脫貧。
但是,正如你說的,部分貧困戶“等、靠、要”思想嚴重,處于“一扶就脫貧,不扶又返貧”的被動狀態。要從根本上拔掉“窮根”,就必須用科學知識武裝困難群眾頭腦,提高文化素質和技能水平。同時,也要在村里形成勤于干事、敢闖敢試的氛圍,“給錢給物,不如派個好干部、建個好支部”,我們將以今年村級組織換屆選舉為契機,為老百姓選好脫貧致富帶頭人和引路人。
白沙 橡膠林下見縫插“金”促增收
海南日報記者陳蔚林
包括今年,白沙代表團已經連續數年將盡快修通白沙縣城高速公路寫進集體建議。“路通財就通”,樸實的白沙人民認準了這個理兒。
此外,連續幾年橡膠價格的持續低迷,也成了白沙代表們心口的一塊大石,借著參加省兩會的機會,他們與白沙縣委書記嚴正展開了問道扶貧的一番對話。
對話人:
白沙黎族自治縣打安鎮合水村委會主任符煥明
白沙縣委書記嚴正
符煥明代表:
目前,從白沙到海口仍然需要持續顛簸4個多小時,鄉鎮和村莊之間的道路也良莠不齊,交通不便給白沙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很大影響。另外,白沙縣產業較為單一,農民絕大多數以割膠為生,這幾年膠價持續下跌,想再同從前一樣依賴橡膠,生活必定困難重重。
嚴正代表:
通過連年不斷向大會提出建議,省委、省政府已經組織開展了相關研究。未來,無論是按照國道標準還是高速公路標準規劃和建設,白沙交通環境的改善都是指日可待的。
通過多年實施“村村通”工程,白沙的鄉鎮和村莊之間互通的道路已經覆蓋修建。目前,只有南開鄉的道銀村、坡告村因為地處鸚哥嶺自然保護區核心區而無法修建道路。為了給村民提供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省委、省政府已經決定另辟蹊徑,對其實施生態扶貧移民搬遷工程,將兩個村莊的村民集體遷移到更利于生產生活的地方,重建家園。
盡管橡膠價格低迷,但我們并不鼓勵農民棄種或砍伐橡膠,而是鼓勵農民在種膠割膠的同時,充分開展林下立體種養殖業,比如見縫插針地種植南藥、生姜,還可放養雞鴨等等。
說到增加畝產效益,白沙迫在眉睫。目前,白沙土地利用率已經高達89%,群眾應該主動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比如堅持優質土地優質使用原則,舍棄甘蔗等附加值不高的農作物,改種瓜果蔬菜。我們還應該學會“向科技要畝產”。在“十三五”乃至更長的一段時期里,縣委、縣政府都會下大力氣,為農民送技術、送知識。
從2009年11月開始,白沙就啟動了“技能型鄉鎮政府”建設,推動全縣數百名鄉鎮干部通過了技能認證考試。他們至少掌握一到兩門實用性農業技術,進村入戶到田間地頭為農民群眾手把手教授種養殖技術。
通過這幾年的努力,白沙的貧困發生率已經從40%多下降到19.6%,足以說明我們扶貧攻堅的信心和決心。“十三五”期間,白沙將創新扶貧工作方式方法,發揮比較優勢做好產業文章,同時建立起扶貧工作的長效機制,帶領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打贏這場扶貧攻堅戰。
?
?
相關鏈接:
白沙男子謊稱“不舒服”利用鄰居轉交毒品 獲刑7個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