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單憬崗 通訊員 葉松
冬日海口空氣分外清冽,但參加省兩會的定安人大代表的內心卻是火熱的。幾天里,他們懷揣著沉甸甸的民意,帶著謀劃發展的拳拳之心,積極為文化大縣定安籌劃借助文化之力鑄造定安長遠發展的“金飯碗”。
省人大代表、定安縣委書記陳軍認為,定安區位優勢明顯,多種文化在這里融合發展,包括歷史文化、生態文化、美食文化、養生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底蘊厚重,我們要有效整合這些文化資源,充分發揮生態環境良好的優勢,以南麗湖為中心,聯動白塘湖、文筆峰,打造濱湖休閑康體養生先行區;以富文等南部鄉鎮豐富的生態資源為重點,打造沉香養生產業園。以點帶面,引領串聯全縣康體養生資源,實現整體崛起。
“定安歷史悠久,地靈人杰,民風淳樸,名人輩出。”省人大代表、定安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梁源富介紹說,定安僅明清兩代就中進士12人、舉人93人,其中不乏明朝南京禮部尚書王弘誨、海南唯一探花郎張岳崧、清朝大理寺卿王映斗等文化名人,可稱文星薈萃。始建于1466年的定城鎮,是全國歷史文化名鎮;龍湖鎮高林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境內文筆峰曾是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的道場。
省人大代表、定安縣代縣長劉蔚表示,定安要以入選“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為契機,把悠久的歷史文化與鄉村旅游結合起來,真正做到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定安將深入挖掘紅色文化、歷史文化,發揮好定安文物保護單位和歷史文化名城等文化遺產資源在旅游市場中的作用,將定安的文化底蘊轉化為文化旅游優勢,大力開發一批特色鮮明、生態養生體驗的鄉村休閑旅游產品,無縫對接省會旅游資源和機場游客圈等,進一步完善鄉村旅游的相關支撐體系建設,全力將定安打造成文化旅游和鄉村旅游目的地。
定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是瓊劇之鄉,名伶輩出;定安軍坡節是千百年來的傳統民俗活動,每年都有數萬名游客參加軍坡節。定安還有豐富的美食文化,端午美食文化節影響力日增,定安粽子聲名遠揚。張譯尹代表說,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要注重做好合理利用和開發工作,通過舉辦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群眾參與的民俗活動,打造文化交融平臺,讓瓊劇等傳統文化得到推廣、發展和傳承,同時促進經貿合作,推動經濟發展。
梁源富代表認為,要支持定安發展文化產業,定安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又是海口半小時經濟圈,希望省里將文化產業向定安轉移。
?
相關鏈接:
海南(定安)首屆年貨美食博覽會開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