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春節還有一周,四川九寨溝縣羅依鄉2900余名村民領到了近兩千萬元的“年終獎”。
2月1日,羅依鄉舉行了2015年度土地流轉費暨勞務工資發放儀式。在鄉黨員活動室前,川玖集團公司和九寨溝縣羅依鄉鑫海種植合作社把1950萬元現金堆成了山。810戶村民挨個排隊,興沖沖地等著一年辛苦的酬勞。
土地流轉已讓這個偏遠的藏族村落找到了致富新路。2015年,全鄉完成流轉規模經營面積已達11100畝,相關項目幫助當地和周邊近千余人就業。當年,全鄉人均收入較2013年增加了6700元。
羅依鄉黨委書記李勇說,全鄉至今流轉了11100畝土地,占全鄉耕地面積的一半。農民通過合作社把土地租給公司,而公司為農民提供培訓和崗位。這些土地被用來發展現代農業和鄉村旅游,種上了有機蔬菜、向日葵、釀酒葡萄和李子。
2013年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立了中國土地改革方向的目標:中國要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如今,成千上萬的中國農民向羅依鄉一樣嘗到了土地改革政策的甜頭。
“我家共流轉11畝撂荒地給公司,都是每畝500元。既收土地租金,又能在基地打工,收入比以前多了幾倍,更關鍵的是還能照顧身患重病的公婆。”談到現如今的產業開發和土地流轉,羅依鄉大寨村貧困戶王三女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在把土地租給公司以前,王三女一家全年只有6000元收入。全家6口人中,3個人身患重病,2個孩子還在讀書。全家由于沒有勞動力,所有的收入只能靠自己打點零散工維持。而今年光土地流轉收入就有5500多元,另外還在基地里打點工,兩項加起來收入比去年翻了一番。
“大家還是喜歡‘真金白銀’,看見自己賺到的錢更高興。”李勇如是解釋發放現金的原因。“另外,有些人本來對流轉土地還心存疑慮,轉不過彎。但是看到別人領錢,他們馬上就回心轉意了。”
李勇回憶,從90年代起,羅依鄉外出務工的人越來越多,大片的土地被撂荒。“以前大家都種玉米、土豆,賺不到錢。道路又不好,收了也運不走。”
現在,在外打工的年輕人漸漸都回來了。男人在基地干活一天100元,女人一天80元,這樣的收入已經趕上在城市普通打工的收入。
“明年五月我們的‘經濟干線’就修好了。”李勇說,“經濟干線”是羅依鄉新修的一條出鄉干道,是一條7.5米寬的柏油馬路。“經濟干線”兩側就是大規模、現代化的農業生產基地。
?
?
相關鏈接:
市民拿了年終獎去理財要當心“陷阱”?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