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醫改名之爭再曝歷史證據 西南醫科大學就在重慶
【摘要】原瀘州醫學院更名為西南醫科大學持續引起風波。自網友上周發文曬圖表明“西南醫科大學”存在后,越來越多的人對這段歷史產生了好奇。
原瀘州醫學院更名為西南醫科大學持續引起風波。自網友上周發文曬圖表明“西南醫科大學”存在后,越來越多的人對這段歷史產生了好奇。今(2)日,華龍網記者從西南醫院獨家獲悉了出版于2010年6月的重慶市志《第三軍醫大學志》。其中明確寫到,1950年5月,西南軍政委員會批復籌設西南醫科大學,校址設重慶覃家崗。
資料顯示,西南軍區衛生部醫科大學,曾稱西南醫科大學,名稱使用于1950年5月至1951年5月。記者 黃宇 翻拍
1950年4月來渝進駐覃家崗 當年10月復課
據《第三軍醫大學志》記載,作為第三軍醫大學的前身之一,1950年3月1日,第二野戰軍醫科大學全校1259人從南京出發,于當年4月29日到達重慶,進駐沙坪壩區覃家崗原中正中學校址,更名為西南軍區衛生部醫科大學。學校下設秘書處、政治處、教育處、總務處、5個學生隊,借用西南醫院作為教學醫院。
????該校政治部撰寫的《四個月政治教育計劃》。 記者 黃宇 翻拍
來重慶之初,因缺乏實驗室和師資,該校并未馬上開展教學工作。1950年10月28日以及1951年3月10日,該校政治部先后撰寫了《四個月政治教育計劃》以及《教育工作總結》。
華龍網記者從寫于1951年3月10日的《西南醫科大學教育工作總結》中看到,1950年暑假,全體師生先將教室、實驗室等進行了重新布置,重新排印了課表,于當年1950年10月30日復課,并陸續成立了16個學科或系、11個實驗室及1個編譯室。
????西南軍政委員會批復籌設西南醫科大學方針草案。 記者 黃宇 翻拍
西南軍政委員會曾批復設立西南醫科大學
1950年5月3日,西南軍政委員會下發《批復籌設西南醫科大學方針草案》,同意設立西南醫科大學,培養為人民大眾服務、并全心全意為生產大眾服務的現代各種衛生干部。
《草案》還明確,為開發西南衛生工作,定校名為西南醫科大學,校址設重慶覃家崗。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報道中網友所說的出版《骨折與脫位》一書的作者譚壯,其實為當時該校副校長。
????該資料還披露了西南醫院的歷史。 記者 黃宇 翻拍
據《第三軍醫大學志》記載,早在1948年中原軍區四縱隊衛生學校時期,時任四縱隊衛生部部長譚壯便兼任該校校長,此后校名和校址變換,先后經中原大學醫學院和第二野戰軍醫科大學時期,譚壯先后任院長和副校長。第二野戰軍醫科大學遷至重慶后,譚壯副校長、曾明任副政委。
????寫于1951年3月10日的《西南醫科大學教育工作總結》。 記者 黃宇翻拍
資料顯示,西南軍區衛生部醫科大學,曾稱西南醫科大學,名稱使用于1950年5月至1951年5月。
?
?
相關鏈接:
西南財大一碩士論文涉抄襲 校方:早已取消其學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