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經濟運行成績單上,令人矚目的亮點是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服務業已然撐起“半邊天”,GDP占比首次超過50%。從產業內部看,以金融、IT服務、科技服務、租賃和商務服務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增長相對更快。繼2013年首次超過工業后,我國服務業連年快速發展,就業人數也已超過農業,日益成長為推動經濟增長、優化升級、就業創業的新引擎。
服務業發展駛入“快車道”,大背景是消費升級、技術進步、新型城鎮化和產業結構調整,大量的服務需求與服務創造噴薄而出,這是經濟規律的客觀作用使然。國際經驗表明,一國進入中等偏上收入發展階段后,服務業比重會顯著提升,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和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平均要達到60%和58%左右。從這個角度看,盡管我國服務業占GDP比重達到50.5%,但仍然有著十分廣闊的上升空間。
服務業發展駛入“快車道”,也與近幾年釋放的改革紅利分不開。企業注冊登記便利化,“營改增”降低了企業成本,多項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醫療衛生、健康養老、文化體育等領域的利好政策相繼推出,再加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服務業領域的新業態、新產業、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
展望未來,服務業有大文章可做、有大商機可覓。各地區各部門及各行各業應高度重視服務業發展的新變化、新趨勢、新地位,為服務業發展添動力增活力。
首先是考慮權衡組合。實踐證明,發展有關民生的公共服務,將會創造更多的社會公平;發展與工業相關或本身就能創造很高產值的服務業,將直接促進經濟增長;發展基礎設施服務、教育培訓等產業,將為中國轉向制造業強國打下堅實基礎。乘勢而為、主動出擊,就要在選擇中進行權衡組合。其次是采取得力措施。通過開展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行動,推進服務領域市場準入方式和監管方式的改革,創新金融服務,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加強服務業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建設,推動國際服務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著力鏟除制約服務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實現服務業生產效率和競爭力水平的新躍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